立刻拜道:“奴婢定效犬马之劳为王爷效命!”
朱载坖继续看着汪直的供状,汪直把上面这些事情说的差不多了,也开始表忠心和作用了。
汪直继续道:“如王爷仁慈恩宥,赦臣之罪,得效犬马微劳驰驱,浙江定海外长涂等港,仍如广州事例,通关纳税,又使不失贡期。”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把广东允许开放通商口岸,设立海关收取关税的做法,推广到浙江沿海,并且恢复日本的朝贡贸易关系,那么,东南沿海的所谓“倭患”就可以得到解决。
这句话说的很有见地,但却没有一点政治眼光。
现在的朝廷在乎的是日本朝贡吗?
嘉靖二年的争贡之役,可谓是让大明朝的脸面丢尽。
本来在宁波接待日本使者的官员,还以为自己接到一位日本国前来大明朝贡的国使,准备当成正事给朝廷上报,结果特么的居然来了两队日本使者要朝贡。
而且这两支日本朝贡使团,居然不等大明朝廷这边的认证和裁判,就在宁波大打出手。
他们这一战,不仅殃及池鱼,还把劝架的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卷入战斗之中,战死在这场因为两支日本使团争贡而发生的操蛋火拼事件之中。
所以,在那之后大明朝的内部官吏也在反思此事发生的根本原因,可是他们反思方向却令人很迷惑。
当时还是一个小小的给事中的夏言就直接把此事发生的根本罪责推到了市舶司身上。
夏言上奏刚刚登基两年多的嘉靖皇帝,言称“倭祸起于市舶”,请求裁撤福建、浙江市舶司,只留广东市舶司一处。
如此奏言送到嘉靖皇帝的御案上,嘉靖皇帝也不知道海上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他那时候的全部精力还都放在大礼议之争上,根本也腾不出精力去研究关闭福建,浙江市舶司的后果有多严重。
所以,夏言的这份奏请,自然也就毫无意外的得到了嘉靖皇帝允准。
从此之后,福建、浙江市舶司被裁,也导致大明朝与日本的贸易途径断绝,使得大明朝也无法再通过朝贡和贸易的渠道了解到日本国内的形势变化,也就忽略了倭寇的滋生,为后来的“东南倭祸”埋下了伏笔。
因此如果要追根溯源现在的东南倭祸,夏言就是第一责任人。
但是现在夏言又是什么身份呢?
夏言可是曾经贵为首辅的顶级政客,虽然他在和严嵩的争斗之中落败被斩,但朝中现在痛恨严嵩一党的所谓清流们可是都在心中把夏言神化成了一个含冤被杀的忠贞之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