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着大明好生活的同时,也膨胀着他们相互之间倾轧吞并的野心。
当然作为生意人,大明朝肯定是不乐意看到自己的客户被打死的。
所以,只要大明朝感觉某一方处于劣势了,大明银行就会主动贷款,让他们拿着牛羊或某一块土地作为抵押,以换取大明朝提供的优质武器进行反攻。
如果反攻还是没有效果,大明朝就会作为当地的调停人,介入到他们之间的战争,让他们暂时熄火,不要做出残杀对面首领的事情。
可以说有大明朝这个大善人之后,河套周边部落贵族们的安全感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他们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享受,更加肆无忌惮冲杀自己原来的仇人,而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可惜他们不知道是这样杀下去,他们手下的部曲和奴隶们就会忍不住想要逃。
但是作为正义化身的大明朝又岂能看着这些部曲奴隶们如此背信弃义背叛自己的主人?
所以大明朝直接就把这些逃来的人全部送了回去,只留下他们的孩子在大明的安全区生活学习大明朝的文化。
而这一条政策也是朱载坖建议的。
朱载坖认为成年人思维已经定型,他们即便是可怜无助,那也是暂时的,只要给了他们安定的日子,他们就会吃饱了撑着要搞事情。
而且如果大明朝真的收留这些人,那些原本还觉得大明朝公平的部落贵族们也会心生怨恨,认为大明朝在吸取他们的有生力量。
所以但凡是因为部落战争逃到大明管辖地方的部曲牧民和奴隶,大明朝是一律不收的。
不过又为了彰显仁慈,只要是年龄没超过八岁的小孩,大明朝很是会本着人道主义,让他们暂时避难,同时教育他们大明朝的文字和文化。
因此现在的河套地除了大明的驻军和往来不绝的商队之外,最多的就这些可怜无辜的战争孤儿。
而且这些战争孤儿们也会在十六岁的时候,被各自的部族带走。
毕竟大明朝一开始也说只是暂时庇护,并不是永久提供保护。
除非这些小孩能在十六岁之前通过河套地区的童生考试或通过京师演武堂等学校的选拔。
当然这也都是极难的,一年下来能留下也不会超过五十人。
但这五十人就是一个榜样,他们的成功会疯狂刺激那些想要逃离战争的部落底层部曲和奴隶们。
进而也会化为一股潜移默化的力量,让他们对大明时刻都保持着强大的向往和向心力。
如此一来,只需要过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洗礼,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