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着更有权势的礼,吏,户,刑,兵这几部靠近一步,他还是非常愿意的。
所以在听到严嵩说他推荐他,接替可能会被平调为新任吏部尚书的刑部尚书欧阳必进的位置时,赵文华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毕竟在年龄上赵文华还是自认有些优势的,他觉得自己还能在中枢熬上几年。
可实际上的赵文华却并没那么的好命,只是因为朱载坖这只穿越而来的大扑棱蛾子把原来的历史涟漪煽动的有些大了,使得赵文华的命运也发生了些许改变,没和胡宗宪搅在一起。
要不然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这个倒霉孩子在嘉靖三十六年的时候就暴毙身亡了,而且在他死了之后,还有个叫罗嘉宾的给事中上疏弹劾他侵吞抗倭军饷,数额高达十多万两白银。
而在当时的历史发展轨迹之中,大明朝的财政情况也是惨不忍睹的,嘉靖皇帝面对如此巨贪,自然也是深恶痛绝,不管是真的都要下旨抄家追赃,给正在东南抗倭的胡宗宪补补军饷,要不然东南一乱,大明的赋税不就更难了吗?
但由于抄家时赵文华的财产并不够抵扣罗嘉宾举报的赃款数额,所以按照规定,这笔钱按得由他的子孙充军来代赔,结果这一赔就是几十年,一直赔到了万历十一年,还只赔了一半。
当时有人也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朝廷这么对待一个死人几十年,有些太不近人情的,就上疏万历皇帝说算了吧。
但是万历皇帝又是何许人也?他虽然不修仙,但他对金银财富的着迷程度也绝对是历代皇帝之中登峰造极者,万历皇帝谨遵嘉靖皇帝的教诲,一定要赵文华的子孙接着赔,要么赔光,要么死光,反正不能少一文钱!
所以在原来的历史线中赵文华就这么个倒霉蛋子,根本就活不到现如今的嘉靖三十九年。现在因为历史的偏差,使得他没有参与到了东南抗倭的历史进程之中,也算是间接的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多活了几年。
使得他居然有了一种自己还可以再进一步的错觉和幻想,但是这可能吗?要知道现在的赵文华根本就没法和严世蕃凑在一起,只只指望这个垂垂老矣的严嵩,其实也帮不了他多少的,就算帮他顶上了一段时间,但这段时间也不会太长的。
不过这些赵文华也都不在乎,只要能进步,别说时间不长了,哪怕是只能干几个月,他也是心满意足的。
赵文华激动道:“多谢干爹栽培。”
严嵩呵呵笑道:“这都是你自己的本事,以后可要多多帮助世蕃,好好的规劝他,不要再那么意气用事了。”
赵文华道:“儿子一定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