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原说了这句话,现在朱载坖虽然没有明说出来。
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发展,和后来利益的呈现,这句话自然就会成为接下来推动大明全国性修建收费硬化路的生动写照。
朱载坖又将放在石桌上的那册《永乐大典》拿了起来,他又抬眼看着高拱,张居正和海瑞等人。
“现在可明白否?”
朱载坖这一句话问出,高拱,张居正和海瑞一起拜道:“王爷天心,臣等自愧不如。”
朱载坖又感慨了一下,又把手中刚刚拿起的《永乐大典》放了下去。
朱载坖道:“自秦始皇始,无论后来的两汉魏晋南北朝,还是后来唐宋元三朝,乃至本朝。其实一直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不断的强化朝廷的中央权威。”
“而之所以会如此,也是为了能让够朝廷的政令可以通畅无阻的行使天下,可是天下那么大,朝廷就是这么几座衙门,指望你们或孤和陛下,就算是坐在京师里面把脑袋想破,把所有对天下百姓好的政策想尽,但在发布到下面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政策走形或阴奉阳违,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事实发生。”
“而且其中有一些还会用一种朝廷不了解当地情况的态度,来向朝廷解释他们不执行朝廷之命的所作所为。而在朝廷的我们,看到他们这些的回应,即便是再下旨意,再派御史钦差下去调查情况,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朝廷就必须得有办法尽最快的速度,了解到各地方的信息和问题。这样一来朝廷才能根据他们所言的具体问题,制定出具体的办法。从而杜绝某些不作为或阳奉阴违的官员,背着朝廷的旨意,利用着朝廷所赋予的权力胡作非为,鱼肉百姓。”
“因此,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朝廷就必须发展出更快的信息沟通方式。所以,修这种可以风雨无阻的硬化路,自然也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只要这些路都修通了,不管是朝廷想要下发新的政策或旨意到达地方,还是地方有什么情况想要送到朝廷,都可以比原来用更短的时间,更快的传递到达。”
“而这些快出的时间和所能传递的更多消息,也就是朝廷权力更加集中有力的保证!而不是在发生问题之后,地方都乱成一锅粥了,朝廷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如此一来,即便是权力再集中的朝廷,看起来也是蠢的可怕,那些擅长鼓动人心的乱臣贼子和那些肆无忌惮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就会利用朝廷这些弱点,干出一些损害朝廷利益和天下百姓利益的祸事。”
“所以为了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