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
“所以,朕在对付他们的时候,只能耗着,只能拖着,只能熬到他们内部分裂,朕才有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现在你的运气比朕的好多了,李春芳,高拱,张居正,胡宗宪,赵贞吉,海瑞,戚继光,俞大猷等人都是忠心于你的可用之才。这些人要是用好了,至少未来二十年,你都不用担心无人可用。”
说到这里,嘉靖皇帝又忍不住叹息一声道:“若是朕当初登临大宝的时候,手下也有这么一帮干臣猛将,那该多好呀!”
朱载坖道:“父亲,儿的运气都是您给的。您刚刚说那些人,可没有一个是儿自己培养出来的,他们都是在父亲的治下冒出来的人才。”
“所以,即便是再过百年千年,后世之人谈论到父亲与儿这段历史,他们也会惊叹于父亲的嘉靖时代是如何的辉煌。儿不过就是仰仗着父亲的福荫,才得到了这些人。”
嘉靖皇帝听到这句话后,也不由呵呵的笑了起来。
“是这个理,这些人都是朕的嘉靖时期冒出来的人才。这么说起来,朕不仅有汉文帝之贤,还有宋仁宗的嘉佑之运。”
嘉靖皇帝说的嘉佑之运,就是宋仁宗嘉佑二年的“千年龙虎榜”之运!
在那一年里,宋朝文气尽显,达至顶峰!
那一年主持科举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副考官是王珪,阅卷大臣是梅尧臣,登榜进士有: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吕大钧等人。
这些人再单独的拎出来一个几乎都是“全文背诵”级别的超级大拿!
而且除了“全文背诵”之外,其他方面也几乎可以是登峰造极的。
譬如张载的横渠四句,譬如程颢、程颐的程门立雪传说,譬如三苏父子的旷世佳话。
那可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
而这些人就是在嘉佑二年这一年集中冒出来的。
虽然嘉靖皇帝和朱载坖刚刚提及的那些人,并不是同一榜的进士,但是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符号,那就是“嘉靖”二字。
所以,当后世之人真的开始议论起大明这个阶段的人才井喷现象时,也都会提及这个时段主宰天下的嘉靖皇帝。
因此嘉靖皇帝这才说出了那句“嘉佑之运”!
朱载坖呵呵笑道:“父亲英明,就是这个道理。”
嘉靖皇帝听着朱载坖的话,也开心的笑着。
这个时候,陈洪也寻着时机悄悄的过来了。
“帝君,王爷,午膳备好了。”
嘉靖皇帝和朱载坖同时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