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作为内阁首辅,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绝非易与之辈。
而且他作为徐阶的弟子学生,肯定也免不了被千夫所指。
果然,接下来的日子里,反对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徐阶让郭朴联络了数十位翰林出身的官员联名上疏,坚决反对此制的改革。
奏疏中甚至不惜暗示张居正此举是为了讨好裕王,图谋不轨。
朱载坖看到这份奏疏之后也是一声冷笑,“这些老匹夫,竟敢含沙射影!”
作为当事人的张居正虽然受尽了委屈和白眼,但现在既然都已经这样了,反而也没有之前那样畏手畏脚的。
张居正道:“王爷息怒。徐阁老和郭尚书此举,正说明他们已无计可施,只能出此下策。”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朱载坖笑笑的看着张居正。
张居正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低声道:”王爷,臣有一计.”
翌日,又一场廷议在文华殿举行。
嘉靖皇帝罕见地亲自出席,朱载坖站在一旁
除了这次的主角大臣徐阶,郭朴,张居正,赵文华,赵贞吉,胡宗宪等,其他大臣们也悉数到场。
嘉靖皇帝看着这些久违不见的大臣们。
有很多他还是他没见过的生面孔。
嘉靖皇帝呵呵笑道:“朕听闻你们在为大学士之职的改制之事争论不休,也没有个定论。所以朕今个也偷闲出来听听你们是怎么说。”
百官等听到嘉靖皇帝的话,也都乖巧的低着头,没人在这个时候冒头。
嘉靖皇帝见众人不说话,于是就开始点名了。
“徐卿,你是首辅你先说。”
徐阶听到嘉靖皇帝的点名,也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
徐阶拜道:“陛下容禀,臣以为大学士之职自永乐以来就是翰林院的官职,这是祖宗成法,不可轻改。若大学士脱离翰林院,将导致两个恶果:其一,破坏官制;其二,使内阁失去制度根基,沦为纯粹的权力机构。”
嘉靖皇帝不置可否,转向李春芳:”李卿以为如何?”
李春芳出列一拜:“臣以为,首辅所言不无道理。但张侍郎的奏议也有可取之处。不如折衷处理,大学士仍属翰林院,但在职权上更加独立”
“李阁老此言差矣。”
张居正突然开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学士既实际执掌中枢要则,就当名实相符。若仍依附于翰林院,只会造成权责不清,贻误国事。”
“张侍郎此言差矣!”
徐阶厉声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