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外面辰时的鼓声之后,朱载坖忽然抬头,对身旁的司礼监太监李芳道:“去传旨吧。”
李芳应命:“奴婢遵旨。”
而后李芳就冲文华殿内出来。
这时候的文华殿外百官分列两侧,他们都抬着头望着李芳。
这一刻他们也都知道将有大事发生!
李芳张开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起,三殿三阁大学士独立建制,不隶翰林院.且品阶不变,亦为正五品官职.可入内阁,参于机要,辅佐天子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李芳的声音在文华殿外的广场上回荡,像一把刀,缓慢而精准地切开百年来牢不可破的旧制。
站在文官队列中的张居正微微垂着眼,神色平静,但嘴角绷紧的线条泄露了一丝紧绷。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刺在自己背上——惊愕的、愤怒的、算计的。
一众翰林院官员如丧考妣,面如死灰!
他们直勾勾的盯着罪魁祸首张居正,一个个嘴唇颤抖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与此同时,另一份诏书也在当天颁布。
诏书内容更是炸裂!
是一份牵扯到多位高级官员的升迁诏书。
大致内容为:
“张居正迁南京刑部尚书。”
“兵部尚书胡宗宪补东阁大学士,仍兼领兵部事。”
“吏部尚书赵贞吉补武英殿大学士,总领吏部铨选。”
“礼部尚书郭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掌礼部仪制。”
“刑部尚书赵文华晋吏部尚书,填补赵贞吉之缺。”
通政司的官吏捧着加盖监国印的邸报飞奔出宫,马蹄声惊起一树麻雀。
不到一个时辰,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
“张居正这是要掘翰林院的根啊!”
国子监祭酒周子义在值房里摔了茶盏,碎片溅到《永乐大典》的书匣上。
“胡宗宪一个带兵的,凭什么入阁?”
某清水衙门里,几个郎中聚在廊下低声议论。
“还有赵文华,他去年还在刑部大牢里审犯官呢,转眼就掌了吏部?”
当然最受震动的还是翰林院。
年轻的编修们聚在藏书阁,有人愤然掷笔:“从今往后,咱们这些清流之臣,岂不是永远没机会入阁了?”
角落里,一个白发老翰林默默摘下官帽,盯着上面代表翰林身份的鎏金徽记,长长叹了口气,好像制度不改他依然有机会入阁一般。。。
————————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