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找别家?”
那铁匠讪讪的笑了笑,“小人也是实话。”
裴元随手拿过一个铃铛把玩着,又示意那铁匠也坐,“若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可莫误了我的事。”
那铁匠见裴元没有另寻别家的意思,连忙打包票道,“苏州城要是找丝工织工,可能不好找,铁匠匠户却有十多家。每家都有几个小子帮衬着,肯定误不了客官的事情。”
裴元意外,“看来你们过得还不错嘛,每家还养些伙计。”
那铁匠又不肯多说了,只道,“还行还行。”
裴元见那铁匠不欲多言,主动问道,“我看你这店中农具不少,平时主要是打这个吗?”
那铁匠听裴元问起这个,以为又有买卖可做,顿时来了精神,“这些农具卖的也慢,平时主要是菜刀、铁锅、炊具的营生多些。咱这苏州繁华,客人偶尔也有来订做各种稀奇古怪东西的,那些做着费劲,但也能挣不少钱。”
裴元笑笑,似乎被勾起了谈兴,奇怪道,“那又为何说丝工织工不好找?我听说苏州的刺绣天下闻名,丝织品,织品在北方也卖的很好,难道还缺少丝工、织工了?”
那铁匠听了笑道,“客人说这话,便知道不是江南人。”
似乎是因为说起和自己无关的事情,那铁匠也没什么顾忌了,他说道,“也正是因为江南产麻,又有蚕桑之利,所以苏州的匠户就被朝廷盯上了。我们这种铁匠,每年的徭役只有一月,平时都可以自己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
“可是那些丝工织工,每年的徭役短的要服三月,长的几乎半年。”
“这些丝工织工要么给皇帝制丝纺布,要么给官府制丝纺布,一年到头能休息的日子不足一半。除此之外,还要维系生计,在大户人家里做工。那日子,啧啧。”
裴元听着,也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就算有人煽动串联,如果老百姓的日子好过,谁又肯冒着杀头的风险做这种事情。
苏州的丝工织工快被盘剥到了极限,本就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境地。
哪怕没有税银的事情,也很容易引起暴乱。
如今有了税银这个引子,说不定会有人故意拿这作为口子,来宣泄匠户的愤怒。
匠户的愤怒得以发泄,也给朝廷了点颜色看看,何乐而不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