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此以往,手中能存留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弱。
要知道,在政治上单打独斗,只有死路一条。
何况裴元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裴元一场酒喝的不开心,反倒更蛋疼了。
回客栈的路上,裴元一直在思索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人。
政治上只有相似立场的抱团,没有什么忠诚可言,所以忠诚这一项不需要考虑。
他也不在乎对方有多忠诚,只要能为其所用便可以。
裴元现在想要的,是能熟悉世情的功利之辈。
熟悉世情,就是能在裴千户做决定的时候默默鼓掌,而不要跳出来说一些空洞没用的话。
功利之辈,往往有着较好的进取之心,是真正能做事的人。
可是,人性如此复杂而遮掩,裴元又怎么能从朝中的那么多官员中,挑出自己想要的呢?
裴元想了一会儿,没得到结果。
于是转而把目光从结果投向了过程。
能在大明朝廷正经当官的,除了小皇帝时代疯狂推举的那几次,大多都是走过科举路子的。
那些走野路子的,裴元也不需要,他自己就是野路子。
准确的说,裴元想要的也不是这些人,他想要的,是这些人背后所代表的那些社会认可。
那么把一个读圣贤书的二甲、三甲进士变得熟悉世情,又功利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裴元的思路一开,重新找到了头绪。
脑海中默默想着,给出了答案,那无疑是长期的沉沦和打压。
那么继续往上追溯,这一类人,又有什么特点呢?
是什么人会长期的沉沦和被压,又有什么人会自认为沉沦和被打压呢?
那些大明的不平之辈又在何处呢?
裴元想着,情不自禁的说出了四个字,“不平则鸣。”
“什么?”
旁边的亲卫以为裴元要吩咐什么,连忙凑过来问。
裴元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脑海中想着“不平则鸣”四个字,又在心中默默的念了几遍。
所以。
我千户裴元,该如何让你们鸣叫出来,让我的双目注视你们呢……
裴元的悠远目光落向北京城,脑海中浮现出了无限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