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宅子了。
京城里的宅子不便宜,以裴元的身家倒是买的起。
但是要满足裴元的需求,做到易守难攻,还能屯兵的,就没那么多可选择的了。
好在,不多并不是没有。
裴元想了一圈,想到了一处符合他要求的地方。
那就是如今的太平仓。
太平仓可是个好地方啊。
这里的前身乃是永昌寺,当年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因为京师戒严,朝廷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京仓的规模有限,京城的粮食供应,很大程度依赖通州仓。
但是在京师戒严,或被围困的情况下,通州仓却不能对京城有效补给。
虽说以当时也先那两千来人,包围拥兵十余万的巨大的京城是有些费劲,但是抛开事实不谈,就说是不是很危险?
于是朝廷便挑选了永昌寺这个地方,毁军民房屋数百家,费公钱十数万,役工匠千、万人修成了这个太平仓。
去年的时候,霸州乱军三围京师,最近的兵锋离通州只有一日的路程。
于是,警觉性很强的朱厚照就想起了当初的计划,前来视察这个太平仓。
结果朱厚照发现,这个太平仓,修的真好啊!
唯一一件遗憾的事情就是,整整六十年过去了,这个太平仓没有装过一粒粮食。
如果裴元没记错的话,这两年太平仓就被朱厚照赏给了永寿伯裴德作为私宅,后来这个永寿伯被朱厚照收为义子,名字就不能提了。
再往后,朱厚照开始搞先军大明,为了给宣府官军在京师安排操习的地方,又把太平仓收回来,改成了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镇国府。
没错,也就是他自己的行宫。
裴元估摸着,这个闲置的太平仓既然能被授给人做私宅,那么自己立几桩大功争取一下,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等到朱厚照要在京城找地方养宣府官兵的时候,裴元也可以高风亮节一下。
毕竟朱厚照能养宣府兵,裴元也可以养宣府兵。
裴元无意挑战朱厚照在边军中的权威,也不想掺和进去,但裴元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心机绿茶,狠狠的在宣府军中刷存在感。
朱大将军活着,裴千户自然是大明忠臣。
等朱大将军溶解了,那些宣府兵,就该好好想想千户冷不冷了。
太平仓这个地方,几乎完美符合了裴元的要求。
这里坚固牢靠,后来因为粮仓堵着入口,进出十分闭塞,还特意让工部拆除了一部分,从这点来看,可以说符合易守难攻这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