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死上一些祭酒道人算什么呢?
历史的变革,总归要要流血的。
若是要流血,就自罗教始,不,就自罗教信徒始。
把地图全部挖干净后,裴元又坐在原地,愣神了好一会儿。
等回过神来,裴元决定想点开心的。
别的不说,等到那些护法的野人女真带上金箍,从山林里走出来的时候,裴元就有了他梦寐以求的那支应急力量。
那时候裴元就真正有了和那些强人们叫板的底气。
半年时间只是最理想的状况,这些祭酒道人到了辽东,得先学习女真的语言,还要再克服恶劣的气候地理,在荒林中寻找到那些野人女真。
并且依靠收买和善意,将他们慢慢感化。
真要等到野人女真出山,并且形成战斗力,怎么也得要一年多的时间了。
好在裴元记得,今年的倭寇入贡,只是风波的导火索,并没有彻底撕破最后的体面。
这一次的日本争贡,发生在日本的内部,仅仅是点燃了导火索,真正把大明卷入的,是下一次争贡。
裴元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这一次正德七年的入贡,他就必须进行适度介入。
按照大明朝廷的规定,允许日本人十年来向大明朝贡一次,并且明言,只允许携带三艘船,船上的人数不可以超过一百。
这个朝贡吸引了许多日本势力的兴趣。
因为社会总是相似的,日本人中也有那么一些群体,在享受着暴富的快乐。
而他们财富膨胀的那个杠杆口径,叫做永乐通宝。
日本人通过朝贡,把他们的方物换成永乐通宝,然后用贵重的永乐通宝,对日本国内大小各蕃进行财富收割。
所以盛产金银的日本,贬低金银的价值,痴迷于持有永乐通宝。
难道日本人不知道金银比永乐通宝要贵重很多吗?
他们知道。
但是金银分散在四方大名手中,而拿到永乐通宝的口径,却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那么这个社会必然要虚高永乐通宝的价值,拉近和金银的估值,然后用经历了膨胀口径的永乐通宝收割日本国内的金银。
再拿着这些金银去大明换更多的永乐通宝。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争贡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们争夺的并不是向大明朝贡的权力,而是要争夺这个永乐通宝流入的上游,以及永乐通宝估值变动的那个财富口径。
那大明在这件事上亏吗?
亏麻了啊。
数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