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大的遗憾啊。
裴元想着毛纪的事情,又想着自己之前劝萧韺的话,不由心中微微一动。
自己是不是也该为以后考虑了?
以毛纪的忠厚正直,就算不能为自己所用,将来也是辅佐少主的极佳人选。
上次朝议的时候,带头冲高地,要求朱厚照尽快弄儿子出来的,不是内阁首辅的杨廷和,也不是外朝天官的杨一清,而是这个礼部侍郎毛纪。
毛纪顶着冒犯朱厚照的风险,主动提起让朱厚照从宗亲里认个儿子,就是因为他不在乎未来的皇帝是不是朱厚照的种,他在乎的是传承有序,在乎的是天下不能因为皇位的交接出现乱子。
在毛纪心中,是不是民为贵,还看不出来。
但是“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却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样一看,倒也值得结交一番。
掐指一算,按现在的时间线,正三品的毛纪还能再发光发热三十年,这么超长待机的大后期,带孩子就挺不错的。
而且凭良心说,要不是之前陆訚用谢迁这个超级大佬先声夺人,压住了其它提案的声音。
毛纪已经有晋级礼部尚书,成为大七卿的机会了。
裴元将那些厘定各地祠祭的名单看了看,琢磨了一会儿,大致能猜到毛纪的心思了。
估计是嫌朝廷的负担太重,想要删减掉一些由官府祭祀的正祠。
如此一来,不但能减省不少开支,还可以收回一些拨付的祭田。
裴元看着这个名单,却不敢乱来了。
这特么就是个封神榜啊。
很多草头野神,看着没什么来头,但是根底却能通着天呢。
比如说西厂门前的灵济宫,祭祀的乃是徐知证和徐知谔两兄弟。
这两兄弟是谁呢?
乃是五代时南吴大将徐温的儿子,是福建本地人供奉的草头神,地位还不如当地的城隍。
他们被祭祀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当年率领军队进入福建的时候秋毫无犯,所以百姓们很感激。
就这么平平无奇的出身,就这么朴朴素素的一念之善。
之后年代日久,到了明朝的时候,这两位草头神已经落魄到,栖身在金鳌峰下一个菜园子的破祠堂里。
有一个叫做曾甲道士,曾经在那菜园子里借住,于是学了一身扶乩请神,丹药符水的本领。
后来朱棣北征的时候生病,眼看用药是不行了,于是御医们表示,找个人给他叫叫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