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心中别无喜意,只有患得患失之纠结。”
对于觉醒天赋神通者,藏精期修行大可直接跳过。
“若他们都是凡人也就罢了,泯然众人,不足为奇。可他们,却都是修士。求索长生之修士,窃据朝堂之高位,却了无建树。”
于是,南奕问道:“陶师兄,随心教的法子,又是怎么说?”
经此一遭,他突然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样,一心向道:哪怕成不了仙,也要苟在成仙的路上。
如果有的选,此世之人,绝不想走诡异修仙之路。
“既然书院即仙门,那么,满朝文武高官,大抵也都是修士才对。可是,他们作为修士,于国何异?于国何益?”
不过他也没说自己究竟在为何感慨,转而道:“认真来教的话,就看你道途之路,是想循依仙门正道而走,还是以天赋神通为基,走自己的路。”
“于大离,于百姓,评价历代官员,皆是「无作为」三字。”
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皇室也好,九部也罢,作为十大仙门之外门,在不同时期,或许有着输赢强弱之分。
南奕意识到,此世虽是神诡修行界,但大部分人内心深处,还是不想走诡异修仙的路子。
大离王朝,皇室与九部相互制衡、相互博弈,靠着内部竞争,勉强保持着活力。再加上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百姓日子,看起来过得也还行。
作为小官吏之子,宋忠不能算是平民,却也称不上世家,只是家境尚算富裕的程度。
“然而,也就只是长生了。”宋忠沉声,“长生路上,多宋某一人不多,少宋某一人,亦是不少。”
南奕微讶,不急着回复此问,而是道:“宋兄可是为接引源炁之凶险感到迟疑?不瞒宋兄,我之天赋名为「全愈」,可以为人疗伤续命。若是宋兄愿意入道,接引源炁之时,我可为你护法,保你性命无忧。”
一时之间,南奕竟感为难,不知自己是否应该继续推演完善内功。
“在我看来,离朝体制,不算多好,却也不能算差。民众日子,终其一生,过得也还行。”
而现在,南奕需要考虑应对的,却是数量未知的玄阶魔修。
“为官者,造福于民,为民请命。这些话,历代离皇是说了又说。可翻完史书,却只见:百官造网算千秋,百姓织衣传三代。”
宋忠却是摇头:“之前两日,确实有些迟疑,在想舍命入道,是否值得。但在看了南兄所作文章后,宋某却是觉得,入道与否无甚区别。”
阅完《志士仁人》,宋忠心中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