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八王之乱,路上流匪众多,她虽带着家丁护卫,仍是被一股山匪给劫了,紧急之时她为保护女儿,令乳母将自己女儿带走,她引开匪徒,又为了避免受辱,纵身跃入山崖,尸骨无存,消息传回,上官家和卢家都十分悲痛,联合上表,为她请贞节旌表。也是适逢其会,那时候圣后一朝才过,女子抛头露面读书、干政之风日盛,朝廷大概是担心再出来个乱政的女子,便大力倡导女德,拿了她做为贤妻良母的义烈典型,大肆旌表,赐了贞节牌坊,赏下封田,还给上官家和卢家都给了封赏,每边都多给了几个荫封的名额,还给上官夫人亲生的一子一女都给了爵位,小小年纪就已有朝廷俸禄了,朝廷那会儿借机把贤惠贞烈的女德给大肆宣扬了一番,后来我记得又一口气封了好些个贞洁妇人,还出了本《贞女传》,上官夫人卢氏就是打头的第一个,这会儿应该还能找到……”
赵朴真呆呆道:“尸骨无存?那就是,其实并没有确认她滚下山崖是真的死了?那她如果没死怎么办?”
宋霑笑道:“那种时局,你不知道,到处乱得很,她一个柔弱夫人,滚下山崖,就算不死也要受了重伤,又或者落入山匪手里,又或者流落在山野荒郊,哪有生理?”
赵朴真道:“那假设……假设有人偏偏将她救了回来,还好好地护送她回了京呢?朝廷的旌表……能撤回吗?”
宋霑一笑:“史书上咱们也读过,朝廷重臣重病,天子一般不探病,若是亲探,那就是问身后事了,不死……也得死了。更何况是一个妇人?旌表已下,还是你上官家和卢家联合上报请的旌表,你现在说人没死,没确认人死,你们为什么请封?这岂不是欺君之罪?卢家和上官家那都是不是小家了,自然知趣,就算还活着,也多半是改换名姓,远远送庄子上养着了。不过这也是随口一说,那会儿战乱,一个世家养尊处优的妇人,还生得美貌,可以说是必无生理。”
赵朴真却脑海犹如闪电扫过,通明无比,原来如此!那天想不通的地方这样就说得通了!为什么卢家和上官家都不肯接纳自己大难不死的亲人,因为他们怕担上欺君之罪!他们已经享受了她死去的莫大好处,必然已舍不得吐出来!应夫人含恨离开子女,孤身远走,嫁给了应钦,却对自己年幼的儿女内疚难安,默默关怀。难怪上官家襄助太子,应钦也投靠太子,而一旦上官小姐没有封上太子妃,应夫人立刻带了应无咎上京提亲,她一定是想要将女儿纳回自己的羽翼之下!试问这天下还会有哪个婆婆能比自己的亲生母亲更包容更好相处?若是不问别的,上官小姐嫁给应无咎,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