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了。”又见袁昭头上插了那支银包金蝴蝶钗子,满意地笑了:“很好。我这次算积了大功德。”
她也微笑道:“谢谢督公成全。”
金九华劝说道:“督公,雨下得不小,不要赶路了,在家里吃个便饭再走不迟。”
他只是摇头:“这点小雨怕什么。”
金九华只得服侍高俭上了马,他低头嘱咐道:“九华,漕运事关重大,切不可自满,事事谨慎为上。”
金九华道:“督公说的极是,小人记下了。”
高俭扬起鞭子抽了一鞭,马匹嘶鸣一声,载着他越跑越快,瞬间化成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他忽然心底有些酸楚,“督公总是喜欢独来独往。我是不是该回南京去陪着他?”
袁昭笑道:“反正两边离得很近,你时时回去就是了。”
他释然地点点头,转头见船政同知已经上了船,船工合力摇桨,大船离了岸,向东驶去,余下的人仍在岸上欢呼不绝。
袁昭撑着伞,怔怔地看着:“这一路先向东,到了松江便入了海,转向南,过了宁波,便是台州。有这样七八艘船编成一队,就可以对付小股的倭寇。咱们还要说动船政同知大人,最好三条船一起建,以后打大仗才有用。”
“其实,你要是能坐上这一班船,就好了。足可以告慰岳父岳母在天之灵。你为了这艘船,费了多少心思,熬了多少夜,我最清楚。”
她冷笑道:“女人不祥,哪里能上船呢,怕将船只给克得沉了。还好一切顺利,不然有个风吹草动,也是我妨害的。”
他叹了口气道:“娘子,其实我们在山西时,也常被人冒领军功,只说是净军领功无用。那滋味不好受,我懂的。世人都说我们不配留名,他日史书上更不会有只字片语。只是……我想将来会不同。”
她安静地点头:“岳爷爷去世三十年,才有人建庙祭祀,可见日久天长,公道自在人心。我相信将来总有一天,女子能堂堂正正地走上船去,甚至……可以开着船四处走,再没有人能指指点点。刻碑立传时,也能将女子的功绩刻在碑文上,代代相传。我这一辈子等不到,转世投胎接着等,总能等到的。”
他握着她的手,离开运河边,向着城镇走去。张大嫂笑着问道:“小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