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殿外唱名倭国使臣觐见时,隆庆帝眼底兴味一敛,忽而肃容,望着那绣衣使者步入殿中。
倭国使臣举止文雅,个头在倭人之中算是挺拔,手捧国书行了一礼。
水宛假城隍之事后,沈晏曾将水宛连带着周边大清洗。
水宛豪族全灭,与倭国的商路被沈晏把控。
崇德水军与海瀚商会联合,断绝了全部商贸,但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走私者,不论什么身份皆斩。
倭国贵族喜爱的丝绸、茶叶、瓷器、铜器以及药材等,短时间内价格飞升到恐怖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千数潜入大景的倭人悉数处以极刑,独留一颗颗头颅。
这些头颅层层摞起,未经任何处理,悉数以船送到倭国堺港。
送到堺港时这些人头烂化成了汤,附带着一封问责的文书,直指倭国源氏。
沈晏做事狠绝不择手段,那些人头之中夹杂不少送瘟神时刻意保留的东西。
这艘船抵达堺港当月,堺港大疫,牵连多国商船,死者不计其数,可称人间炼狱。
若业障可视,沈大人头顶定是乌云笼罩,周身冤孽。
诸般种种,让刚结束了战国分裂与混战,正志得意满的筑前吉秀十分恼怒。
但现下便与大景开战,违背了他积极推行的对外扩张计划。
因而,遣使来大景。
目的只为拖延与安抚,待到合适时机再露出獠牙。
来使姿态放得极低,献上的国书也一反此前桀骜,态度谦卑至极。
隆庆帝简单翻阅,不由一笑。
亦不由为那位筑前吉秀的能屈能伸鼓掌。
若不是知道倭将对朝鲜出兵,并狠狠坑害大景一把,说不得会因这谦卑如狗的姿态而动容。
见隆庆帝笑,倭国使者跪地再拜。
他汉话说得极好,沉声为清河源氏辩解。
他巧舌如簧,辩解倒是有理有据。
但,毫无卵用。
因此事本就是赵鲤强行栽赃于源氏。
倭国源氏冤屈不冤,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