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整理各种仙道材料和线索,却不急着探索。
到了诸法衰老的地步,多学一点法术也急不得,探索之事,以后游历天下再进行。
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尸解而努力。
死后转生,红尘升华。
年末。
元日。
狭长餐桌两侧,坐满了老人与年轻一辈。
梁岳与祝英台坐在主位。侍女为众人分餐,两侧分别是年纪最大的张文之、岳丈夫妇,解空、谢玄、鲍乾;小一辈有鲍乾之子鲍启之、萧明之子萧泽之、谢灵运、梁景明、檀隆兄弟……以及其他改姓之人。
桌上菜色丰富、屠苏酒、炖肘子、红烧肉、鸡鸭鹅、腌菜、八宝羹……。
梁岳见状不禁感慨,当年梁氏人丁不兴,如今也是个部曲数千的大家族了。
“来,岳丈、岳母、张老……饮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次日清晨。
张文之如往常一般晨练,其头发白,身体老迈。
梁岳找到他,说:“前辈,孩子们已经长大,以后不用当教头了。”
张文之擦干脸上的汗水,婉拒道:“老夫孑然一身,没有后人,就愿意看着孩子们长大。”
“也好。”
梁岳不再劝说,而是找到正在冥想的儿子景明。
“景明,以后你跟着鲍叔,学习处理庄园事务。”
“爹?那你呢?”
“我?”梁岳拍着儿子的肩膀,“我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头,自然是撂担子不干,游山玩水,快乐逍遥。”
“是。”梁景明不善言辞,憋了半天还是答应了。
祝英台嗔怪道:“山伯,景明今年才十五……”
“无妨,有人十五都生孩子了。”梁岳摇头失笑。
一个月后,梁岳称“病”,随后渐渐隐退。
岁月在眼角落下淡淡皱纹。
唯有司马道子知道,此人强得有些可怕。
梁岳平日与青山园名士吟诗作对,曲水流觞;又或是与妻子前往解空无名寺闲看日落。
……
建康城外。
旌旗如云,大军云集,时年五十一岁的刘裕风华不减当年。
十万大军肃杀之气十足。
面前一丰神俊朗的青年,正是长子刘义符。
“义符,为父将率军北伐,建康交给你了。”
“父亲放心,后方定不会生乱。”
刘义符神情坚定,说道。
“那就好,去也!!”
一声令下,大军齐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