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直接让桑榆上车了,他没细想便直接准备上去,才闹出这等尴尬事。
也怪他,没考虑到桑榆是个小娘子,不会骑马。
想到桑榆,崔叙脑中陡然出现了自己方才看到的场景,桑榆双手捧脸,手肘撑在膝盖上,小小的一团,乖乖巧巧地坐在方凳上。
她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嘴角挂着笑,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红晕。
崔叙脑中又想到自家阿娘的唠叨,默默地叹了一口气,想来自己真的要考虑一下终身大事了。
……
国子监位于万年县的务本坊内,北邻皇城,东边是平康坊,离朱雀大街不过隔了一个里坊,真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也足以看出圣人对它的重视。
国子监设有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六学,光是学生就有三千多人,除了勋贵子弟之外,优秀的庶人子弟、恩荫、捐生等皆可入学,甚至还能看到胡人夷族在此求学。
它是本朝的最高学府,也是最权威的教育和管理机构。
桑榆来到长安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来国子监,本来这里就不是平民百姓来的地方,加上桑榆自认是个学渣,实在搞不懂这些之乎者也的,对这里自然也就敬而远之。
但是崔叙是个熟悉的。
几人在他的带领下,毫无障碍地直通后院。
匆匆赶来的监丞一边擦着虚汗,一边将他们带到周学官生前住的院子里。
“国子监的学官都配有住所,周学官生前就住在间屋子。”监丞尽职地介绍道,“这个院子原本共住了三个人,周学官身亡后,其他两个学官觉得此地晦气,搬去了旁的院子,这里便空了下来。”
他没说的是周学官死的凄惨,其他学官被吓的连夜搬走了。
桑榆跟着人群来到院子里,这个院子不大,一进去就能看到尽头,它分为前厅、堂屋、东西厢房,院子里还有一个小凉亭。
监丞指的房间就是西厢房。
崔叙直接走过去了,看着锁上的房门眉头一皱。
监丞得了消息,也不作难,直接掏出钥匙,将房门打开。
众人这才进去里间。
和上次来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