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时间紧急,崔叙也不久留,同鲁王等人告辞之后就离开了前厅。
醉云楼。
这里是醴泉县最好最大的酒楼,在一个月之前,这里就被拨汗那国的使节团包了下来,他们这次共出动了三百多人,加上各种马匹车辆、随行物资等,浩浩荡荡地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也是目前在醴泉县停留的最大的使节团。
由此可见,拨汗那国确实是带着诚心来的。
只是最近这些时日,使节团的情况不太美妙,一方面圣人久不召见,他们多少有些心慌,一方面高使臣惨死酒楼,整个使节团人人自危,他们不怕死在战场,可是却很害怕死在异乡。
尤其是契波将军和阿思蓝将军从驿站回来之后,使节团的人见他们脸上不好,不得不聚在一起商讨后续事宜。
有使臣道:“不如我们去请王后殿下出面吧?王后也是大兴公主啊。”
此话一出就有人强烈反对,“不可!王后殿下早就说过他不会过问我等之事,大将军也强调不许朝她求救。”
有个粗壮的使臣瓮声瓮气道:“大兴有句俗语,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今我们困在这里,还能顾的了那么多?”
使臣便反驳道:“什么叫被困在这里,我们代表的是一国颜面,岂是他们能困的住?逼急了我亲自带兵打到长安城!”
“胡闹,你当大兴的兵马是吃素的吗?他们会怕你?”
“怎么就胡说了,就他们那些矮种小马,如何能同我国汗血宝马相比?”
“哼,两国交战打的是锅里国力,区区马匹算的了什么?”
“你、你这懦夫!”
“你这粗汉!”
几个人说着说着竟然吵了起来,最后甚至纷纷掏出马刀,扬言要决斗。
只能说不愧是马背上的民族,什么事情都想靠着打一架来解决。
“够了!”
一道威严的声音传来,正是阿思蓝忍不住开口了,“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竟然还要决斗?”
阿思蓝曾经在长安呆过几年,还进入国子监学习,他熟读儒家学书,对大兴的文化及其推崇,哪怕是回到了故乡也曾大力推广大兴的教育,文学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