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常义要瞒着?“他在军籍上死亡之事,也是你的手笔?”
既然他能将自己的名字划去,隐瞒一个身受重伤、即将要死的人应该也很简单。
“是。”常义干脆地承认了,“如果不划去名字,那么只要有战事,他的阿耶还是会被征召回去的,若是他已死,他的阿耶就可以平安地在村里子活下去。”
按照当时的律法,杨家三子已出,无人生还,也就相当于这户已经绝了户,若再起战事,杨老丈就不会在募兵的范围之内。
常义为了将事情做的圆满,在将杨三郎除籍的时候连带着他的死讯、优恤一起截下,还瞒住了府州的信报。
要知道,若是一个人战死沙场,不但会在名册上有详细记载,还会报送给那人所在的州县官府,由官府出面递还尸身,尸体不存,则通报死讯,下放恩恤。
这样的事不是任何一个人,随意几手就能做到的,由此可见,这个常义非寻常人也。
第四百一十一章:相救
桑榆的视线落在屋子里,透过轻薄的纸窗,她能看见里面人影闪动,杨家夫妻趴在床榻上,抱着一个人影哭的不能自已。
哭声持续了很久,桑榆等人一直守在院子里,常义似乎有很多苦衷,他坐在地上不停地揉着脑袋,躁动的厉害。
好不容易等杨家夫妻缓过神,杨老丈颤巍巍地从屋子里走出来的时候,常义“扑通”一声,跪在了杨老丈的面前。
“孩子,你这是做甚?”杨老丈的声音里带着颤音,抖着手就要扶起常义,“我都听三郎说了,他说是你救了他,而且这十年也是你在照顾他,该是我们给你磕头才对。”
谁知常义听了这话更难过了,他不顾杨老丈的劝阻,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杨老伯,是我对不起你,三郎,三郎是为了救我才变成这样的!”
救命之恩大于天,从那之后常义会在无意中照顾一下杨三郎,这也让两人关系愈来愈亲厚。
战火很快燃遍了草原,杨三郎注定是要上战场的,那时候双方已经打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了,连做饭的火夫都要上去拿烧火棍挥上几棍。
于是,在一场最后的诱敌战役中,杨三郎被送去了战场。
“你坚持住,我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