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以及战场的预测。”
说实话,刘建辉对徐州会战,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只知道有一个台儿庄大捷,还有战区司令长官是李宗仁,还有参谋长是白崇禧,其他的几乎一片模糊。
白寥沉吟了一下,很显然是在打腹稿,然后拿过指挥杆,在地图上“徐州”这里划了一个圆圈,开口道:“日军取徐州的好处有三;众所周知,徐州东襟黄海,背靠中原,南濒江淮,北扼齐鲁,是个战略要地。只要把徐州拿下,就可把华中和华东连成一块铁板了,这是第一个好处。”
白寥说的时候,指挥杆的杆头分别点在了黄海、齐鲁山东、江淮地区,还有中原地区。
“第二个好处就是,徐州是津浦路和陇海路的交接处,且大运河也在此穿过,可以说,拿下徐州,日军的运兵条件就更好了,对各方作战亦有着重要作用。”
指挥杆在地图上虚划了一下津浦路、陇海路、大运河这三条交通要道,分析得条条是道,可见白寥的战略眼光不可谓不毒辣啊!古有年少帷幄的周公瑾,今有年青而料敌于千里之外的白雄起,刘建辉在心中都不禁在庆幸,自己是捡了块宝啊,正好能弥补了自己战略眼光不够的这块短板。
白寥眉头微微皱起,继续说道:“南京失守后,无疑我军的战略重心就转移到了武汉,这可是连接南北方的要地啊!要是武汉失守,就相当于在我**的咽喉上横上了一把锐利的钢刀,而能否守住武汉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以长江沿岸进攻而来的日寇;而另一个则在于徐州。只有这两个关键点都守住了,武汉可保无虞,若是徐州一丢,武汉,危在旦夕。”
这话听得赵信和李洋这两个文化明显不如另外两人的家伙眉头皱起,似乎搞不懂要守住武汉,关键点而在千里之外的徐州呢?刘建辉此时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的,丢了徐州,武汉有威胁,是可以理解的,但仅限于日军有力抽出另一只手掰开武汉这个铁壳了而已;若是长江沿岸的日军,他们还能想象得到的。
李洋骨子里崇尚进攻,敢打敢拼,是员猛将;而赵信相对文雅,他做参谋长还是非常合适的,但是战略眼光这一块,十七军,谁也比不上一个白雄起。
白寥自然看出了三人心中的疑惑,嘴角泛起一个善意的微笑,不急不燥地解开了他们的疑惑:“如果没有陇海路,武汉和徐州,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有了陇海路,武汉和徐州可以说是已经是唇亡齿寒了,欲守武汉,必先守住徐州,一旦日军占领了徐州,那么日军已经是切断陇海路了,威胁平汉路的侧方,依靠陇海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