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如果《英雄》能斩获一系列的奖项,那就意味着林源可以帮助国内导演冲出国门,在国际上拿大奖。
已经有了《卧虎藏龙》的例子在先,再有《英雄》的例子在后,那么整个国内电影圈肯定会疯狂起来。
林源也会被国内电影圈高高的捧起,成为大导演们竭力想要讨好的对象。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卧虎藏龙》的获奖,和林源关系并不大。
但国内的电影人们可不会这么想,一次获奖可以说是凑巧,两次还是吗?
只要《英雄》能再次砍下最佳外语片,那么林源在国内电影圈的话语权,肯定会翻了倍的往上涨。
毕竟这些导演们,实在是太想扬名国际了。但是,按照艾森先生的暗示,《英雄》获得最佳外语片的可能性很低。
这是出了什么意外?
面对林源的疑问,艾森先生说道:
“主要是三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个原因,是《卧虎藏龙》在先,已经消耗了不少评委们的新鲜感。而平衡各方面的角度上看,评委们也不能总是把最佳外语片,都颁发给华语片,也要兼顾其它语言影片。”
林源点点头,艾森先生说的第一个理由,他早就得知了。
因此,他才会在拍摄《英雄》时,强硬的要求做出那么多改动。
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拿出比《卧虎藏龙》更高的质量,才有可能拿下奖项。
他做到了,这一世《英雄》的质量,肯定是远高于《卧虎藏龙》的。
所以他有底气去追逐这个最佳影片,哪怕评委们做权衡取舍,林源一样认为自己的电影质量远远高于其它外语片。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评委们丧失了公正的原则?
艾森先生明白林源的疑惑,于是他继续说道:
“第二个原因很扯淡,但这就是欧美的现实。出现了一部竞争对手《情陷非洲》,你知道的,那些评委们就是会青睐这个题材。”艾森先生说道。
又是这个破理由!
林源知道这部电影,一部德国电影。
认真来说这也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要是和林源版的《英雄》放在一起,那根本就不配提鞋。
之所以能对《英雄》产生威胁,是因为这部电影……背景和《辛德勒名单》类似。
(不能细说,反正这个题材,在欧美属于天然的加分项,加好几十分那种)
“第三个原因也影响很大吧?”
林源问道,因为如果仅仅只是因为《情陷非洲》题材优势,那也只能说是鹿死谁手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