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跑了?”
“嗯,既然把手伸出来了,我必然要剁了他。可不能打草惊蛇,让他们收缩回去了。”林源点头道。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米高梅和哥伦比亚两家电影公司,对于《谍战之王》的了解并不深。
他们也尝试过收买《谍战之王》的剧组成员,去了解影片情况。
但是接触了一圈,无一例外的拒绝了他们的收买。
林源电影的剧组成员,都是从《侏罗纪公园3》就开始合作的团队。
那时他们就对林源充满了善意和崇敬。
林源永远不会忘记那场名为赌局,实为筹款的下注。
后来,整个剧组都被他以高薪收编入麾下,也算是完成了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再经过了《加勒比海盗1》,《英雄》,《谍战之王》,《加勒比海盗2》四个电影的沉淀,这些剧组成员早就是林源的死忠了。双方的利益已经牢牢的绑定在一起,想要从他们口中得到商业机密?
那是不可能的。
米高梅和哥伦比亚,对于《谍战之王》的了解,仅仅是基于目前宣传放出的一些基础物料。
这些最先期的物料肯定是不包含林源徒手爬迪拜塔,肉身穿越雷暴云这样的劲爆场面。
因此在对手的眼中,《谍战之王》虽然是林源主演的,林源也一再吹嘘是最强动作片,但他们并未觉得有多可怕。
毕竟这只是一部平地起高楼的新电影,再强也是有边界的。
在这种认知的主导下,林源还选择示弱退让,不在舆论场上立刻做出反击。
那不就是完全想把对手骗进来杀嘛?
艾森先生敢肯定,两家公司大概率会开出更高的票房对赌倍率,坚持拿走那些排片率。
这样可就真是会大出血啊!
“你准备电影票价定多少?”艾森先生想了想,问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0美元怎么样?”
“20美元!?你还真是准备扒皮抽筋了。”艾森先生感叹道。
2003年时,北美平均电影票价在12美元左右。
林源敢开出20美元的高价,一方面肯定是基于对电影质量的绝对自信,相信这个价格观众依然愿意买单。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初始的排片率不高,这种类似于饥饿营销的方式,也能促进票价的拔高。
只是林源打算把票价定在20美元,米高梅和哥伦比亚一定想不到。
这意味着……他们会亏的更多……远比想象中多得多……
做个粗略的估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