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样泡在河水里,下半身真的不会烂掉吗?你要是也做这个,我可不让你进入。”贝蒂笑着答道。
果然多经历几次以后,女人也变成了老司机,贝蒂变得大胆奔放起来。
开的玩笑也开始带着些许颜色。
“进入什么?”林源明知故问的问道。
“你最喜欢的地方啊。”她毫不示弱的答道。
“干什么呢!大白天的好好做调研,等明晚住到酒店去了,再好好收拾你!”林源说道。
“好啊~这次我绝对不会输的!”
两人像孩子一样斗着嘴,手拉着手继续在贫民窟内四处观望着。
这一天的时间里,他们见到了达拉维贫民窟里多如牛毛的各种小工厂。
这种几个人规模的,甚至都算不上小工厂,只能叫小作坊。
两人上前和老板,以及店员交谈。
工作不忙的时候,对方也很热情的和两人交流。
在交谈中两人得知,就是这样的小作坊,却一年也能产生十万到几十万美元不等的营业额,养活好几名工人。
不少老板还能从中小赚一笔,在离贫民窟不远的正规社区中买房,安家落伍,成为一名真正的新孟买人。
而小老板的立志经历,也激励着作坊内的其它工人,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融入这个城市。
这样乡下进城人员的奋斗史,在世界各国都不断重复上演着。
林源和贝蒂还参观了贫民窟内到处都是的垃圾处理站,和那些出售垃圾的拾荒者交谈。
在交流中,他们深刻的感受到,大部分人眼中的垃圾,竟然在分类处理后的利润竟然有这么高。
垃圾回收是一门非常赚钱的生意,利润高到甚至需要有帮会势力的介入,才能划分好各自势力范围。
这件事又一次刷新了贝蒂的认知。
作为高高在上的华尔街精英,过往她是不可能关注拾荒者,以及垃圾回收这样“不体面”的营生的。
投资硅谷那些光鲜亮丽的高科技企业,逼格又高,赚钱又快,干嘛要这么接地气呢?
可是这次的印度之旅,对于贝蒂来说完全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让她感到自己和之前,已经开始变得截然不同。
紧接着,他们又去感受了达拉维贫民窟品类多样的菜市场,并且了解这儿的物价水平。
居长安大不易,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极高。
可是达拉维贫民窟的菜市场,却给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匹配收入的低价商品。
虽然有时候蔬菜水果的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