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上的轨迹可以简单理解为连续的抛物线。通常谈论的浪大、浪小就是指的抛物线的斜率大小。
大部分人会喜欢浪小的马,骑起来相对舒适,有小部分会喜欢浪大的马,因为浪大的马上下幅度比较大更有策马奔腾的感觉。
克服骑乘中的“浪”,主要有两个思路:化解和主动躲避。马在快步时对人体施加的向上的力较大,向前的力较小,所以快步的时候主要需要抵消向上的力,也就是“压浪”名字的由来。
马在跑步时对人体施加的向前的力较大,向上的力较小,所以跑步的时候主要需要抵消向前的力,也就是“推浪”名字的由来。
但无论如何,本质都是利用臀部、腰部、腹部、膝关节、脚踝等身体器官,缓解骑乘中受到的冲击力。
在诺兰导演看来,他完全看不出林源是怎么做到眼前这一幕的。
其实他看不出来不奇怪,哪怕找一名骑术专家来,一样会感到一头雾水。
因为林源能做到眼前这一幕,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大师级骑术,更有着他的大师级武技的帮助。
在化力方面,没有人比他更有经验了。
将借力技术运用到极限,更是其它骑手无法想象的。
当林源在马背上挥动武器时,不仅能借助到速度和他的自身力量,更能借助到马匹奔跑时“浪”的力道。
如果他生活在古代,绝对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绝世猛将。
在尝试完各种高难度动作后,林源停止了测试,恢复了正常的骑行姿势,开始专注的享受策马奔腾的感受。
他和诺兰导演,并排疾驰于呼伦贝尔草原之上。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有着“天下第一曲水”美誉的莫日格勒河旁。
望着眼前蜿蜒流淌,如同一条碧绿腰带的河水,两人不由的拉紧缰绳,停下了马匹奔驰的步伐。
“真美啊,至少要有三个机位,才能把眼前这一幕放到大荧幕上。”诺兰导演感叹道。
林源感到相当无语,这家伙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似乎脑中只有如何把电影拍的更好的想法。
别人看到美景,第一反应是感受世界的美好,他的第一反应却是我要怎么拍摄……
“那是什么?”诺兰导演指着不远处,草丛中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红色朵。
“蒙古语称这叫萨日朗,是草原上最美的。汉语称其为山丹。”林源说道。
“看到这,我对于电影的片头就有想法了。我先来一个近距离特写,从萨日朗的根部往上拍摄。
绿草间,红艳艳的瓣,上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