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景处,是碧蓝的天空,和雪白如同的云朵,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咚!”
突然一只雪白的马蹄从天而降,狠狠的踏在了萨日朗上,将朵踩成了泥。
镜头上移,伴随着“哗啦哗啦”的金属甲胄摩擦声,一只精锐的骑兵,出现在镜头前。
这只精锐骑兵人数在400人左右,人人披挂着铠甲,披甲率达到了惊人的100%。
镜头给到这只骑兵的铠甲上,却不全都是铁质重甲。
有人穿着唐十三铠中,防护力极高的明光铠,也有人穿着山文锁子甲,还有人穿着精制的皮甲,但都是清一色的制式铠甲,显得整齐划一,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这只部队的精锐。
见到这一幕,副导演说道:“镜头调度的很棒,把这只部队的精锐,和骑兵编制的多样性都展现出来了。”
诺兰导演点点头:“用于正面冲阵的具装骑兵,侧面袭扰的突骑兵,以及快速捕捉战机和追击溃散敌人的轻骑兵,这是一个完美的骑兵部队编制,可以适应各种战场的各种敌人。
开场的这一幕,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像观众展示唐军的强大,专业以及复杂的战术配合能力。”
紧接着,镜头继续拉远,可以看到每人配备有三匹马,分别是骑乘的行军马,冲锋的战马,和运载武器补给的辎重马。
部队的后方,还跟着一只马车队,上面装满了各种的补给物资。
冲阵用的战马,需要大麦,燕麦,高粱,大豆,小麦,干草,蒿,食盐混合在一起的精饲料。
这些昂贵的河曲战马,简直就是吞金机器,每日每匹马需要消耗4800克的饲料。
而辎重马和骑乘马,用的是蒙古马,虽然对草料要求低一些,但是数量上也不会少多少。
因此,在整个队伍的中,必须有这样一个马车队,运送饲料,箭矢和事物等补给物资。
当这一切都展现在镜头前时,诺兰导演相信,这些画面的说服力足够了。
不需要任何的人物对白,也不需要任何的字幕旁白,只靠镜头前画面展现出的这些信息。
观众就会完全的认同,这是一只战斗力极为彪悍的骑兵。
这只骑兵就是唐帝国能够镇压四境,使得天下皆服的唐军精锐的缩影。
也侧面反映出了唐帝国的强大国力。
镜头继续上移,变成航拍视角。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中,在蜿蜒的莫日格勒河河畔,这只唐军在大自然面前,又变得渺小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