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的店铺罗列两旁。
店内的烛火,店外的灯笼,甚至有高高架起好几层的灯笼架,将两条大道照的灯火通明,一看就相当的繁华。
但仅仅有繁华还不够,更需要热闹。
共2000名群众演员参与了今晚的拍摄,将两条街堵的水泄不通。
人山人海的景象,完美的还原出了上元夜的热闹场面。“各部门准备就位,拍摄即将开始。”诺兰导演在对讲机中发出指令。
“摄影部门已经准备就绪。”
“灯光组已经准备就绪。”
“道具组已经准备就绪。”
……
当收到各部门准备就绪的回复后,诺兰导演下达了拍摄命令。
“action!”
场记板敲下,拍摄正式开始。
首先是一个俯拍的镜头:
夜幕下,远处是巍峨的长安城墙,近处是灯火通明的西市夜景。
此时集市内人头攒动,一派热闹的景象。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本店新到蜀锦精品,扯上几尺回家做一身新衣裳,保证立刻让您脱胎换骨一般,走过的客官千万别错过啊!”
“卖药啦,近日天气渐寒,如有寒气入侵宜及早服药,以免小病拖成大病。本店一副‘驱寒散’仅售10文钱,有病治病,没病预防。”
“本店出售大量木梳、钗笄,还有骨制书签,骰子,物美价廉,欢迎各位客官挑选!”
沿街的商铺,奋力的招揽着路过的客人。
这就是唐朝时的购物节,今晚的收入足足能顶上平时大半个月的营收,又让这些商家如何不拼命的拉客售卖呢?
诺兰导演仔细的观察着几个机位中拍摄的画面:
从街道布景,到人员表现,他都仔细的一一审视。
结果令他相当的满意。
于是诺兰导演说道:“我已经尽力了,这是我能还原出来的长安上元夜最好的效果,但我希望还能做得更好一些。”
一旁的副导演答道:“这样你还不满意?我们一次拍摄就动用了2000名群众演员,要是在北美拍摄,这部分成本就难以承受,只能被迫用电脑特效来制作。
可是特效做的,哪有真人拍出来的效果好?”
“不过导演你说,唐朝的长安,真的有这么繁华吗?怕不是吹的吧?”副导演也是美国人,显然对于中国历史并不了解。
诺兰导演摇摇头:“完全没有吹嘘的成分,真实的长安比我们能展现出来要更加繁华。
我看过历史资料,长安城的人口过百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