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结构设计,可以让政府服务更集中,也可以便于统一管理。
这种地理上的集中,自然也就形成了信息的集中。
下午,周浩然找到了此前认识的《民生调查》栏目的记者严宏,还有摄像大哥邓顺。
一起出发。
去松江工业园区。
乔诺就很好奇。
不知道周老师有什么锦囊妙计。
到了园区后,严记者就张罗起来,指引着摄像在园区里到处拍。
周浩然和乔诺跟在身边。
穿着比较正式。
在园区里指指点点。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反应了。
几个穿着白衬衫、黑裤子的园区管委会的同志,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来查他们的身份,打听他们过来拍摄的目的。
周浩然笑笑,“同志你好,我叫周浩然,我们是电视台的。”
严记者的话筒上,还有着很醒目的栏目标志。
对方看到了《民生调查》的标志,神色一下就郑重起来。
这可了不得!
现在全国最火的调查类节目,是皇冠台的《焦点访谈》。可是在海港地区,收视率最高的调查类节目不是《焦点访谈》,而是《民生调查》。
海港人骨子里都很骄傲。
他们不关心全国其他地方怎么样,他们只关心本地的情况,《民生调查》的社会调查针对的都是海港本地。
这算是当前红星台最热门的一档节目。
也是展玉山在生活频道当总监的最大政绩。
“周记者,你好你好!”
对方那个圆脸哥一下就热情起来,笑呵呵的跟他握手。
周浩然笑笑,“怎么称呼?”
圆脸哥自称名叫姜奇正,是一个小股长,负责园区的接待工作。
“周记者,你们来采访,得跟我们报备啊,否则我们不好管理。”
姜股长说话很客气。
周浩然恍然大悟,“这样啊,我们栏目组之前走到哪,都是不打招呼随便拍的,就是希望能拍到最真实的画面。”
姜股长也是《民生调查》的忠实观众,自然知道他们的做派。
只不过这种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还是很为难。
“周记者,如果不报备,这会让我们的工作很为难。”
姜股长的语气多了些请求。
现在国内流行社会调查类的节目,这就导致调查记者的身份水涨船高,别说是他一个小股长了,就算是更高级的领导,都不敢得罪这样一个能对舆论形成重大影响的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