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兴点了点头。
周浩然失笑道:“只看这一点,这就是暴利的生意啊。”
李长兴很为难的说:“这只是毛利啊,还有人工费、设备折旧费,还有这么大厂房的水电费、土地使用费,到手能赚100块钱,就算不错了。”
周浩然道:“这也算是很好的生意了。”
“好吗?”李长兴苦涩的一笑,“前几年是挺好,从去年开始,形势就不那么乐观了。垫资出版,需要自筹资金去申请贷款,也是麻烦事。”
周浩然摇摇头,“你的生意模式太客气了。”
“客气?”
李长兴惶惶然,不知道这个词要怎么理解。
周浩然沉声道:“换句话说,就是太软弱了!”
“没有吧?”
李长兴不承认自己软弱,在海港的同行里,他的作风属于狠的。毕竟出版属于文化产业,行业里基本都是文人。
李长兴的文化修养不太高。
草莽气十足。
再软弱,还能比那些文人出版商软弱?
纯粹就是时代变了。
李长兴道:“主要是我们的设备太老旧。很多国营印刷厂,他们的设备可能比我们还老旧,可他们能活的很好,是因为可以接政企单。比如印刷报纸,这种单最容易、最赚钱、最稳定。可那都是国营单位之间的合作,轮不到民间机构。”
“外因永远都是客观原因。”周浩然不同意他的说法,“内因才是核心要素。”
李长兴试探着问:“周先生,你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现在出现了一些同行,他们的设备就是比我们的先进,我们就是竞争不过。”
周浩然道:“技术问题那只是业务层面,只要战略设计得当,可以掩盖掉技术性缺陷。”
“是吗?”
李长兴对周先生的这种大词,总是跟不上思路。
反正现在三方合并了。
就看周先生有什么锦囊妙计了。
周浩然冷冷的道:“长兴出版社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要干死所有民间的竞争对手,不留任何情面!”
“不会吧?”
李长兴觉得这未免信口开河。
作为一名互联网人,现在长兴出版社这边遇到了竞争压力和生存难题,怎么办?
那就只能是来点互联网的策略了。
只要你死,宁可我亡!
“没事,先等盛经理熟悉下业务。”周浩然对互联网的各种招数真是太熟悉了,可以信手拈来,“等她把印刷厂这边的成本重新核算清楚,我们再来谈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