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了?”
“没有,借来的。”
李长兴就简单的解释。
现在印刷厂这边,解决了订单不足的问题。
又出现了新问题,就是订单太多了,导致产能不够。
限制产能的不是印刷速度,而是装订速度。
限制装订速度的有两个要素。
一个是装订设备,一个是装订工人。
所以他从同行那里借调来了50名装订工人,长兴印刷厂这边的产能,就算是饱和了。
周浩然问:“现在每月能出多少本书?”
“22万-25万,看书的种类。”李长兴既振奋,又担忧,“印刷厂的产能已经到顶了,可现在订单是越来越多。印刷产业里,国家有意推动更多的资源流向给民间。”
周浩然点了点头,“等拿下了三彩印刷厂,基本就可以做到一统黄浦滩的民间印刷产业了。”
李长兴道:“想要有更大的接单能力,就必须要有更多的工厂。我听说了政策消息,到了明年,那些国营出版社也都会开放出来,允许他们自由的选择印刷厂来合作,而不必非要选国营印刷厂。民间订单量会更多。”
周浩然笑笑,“跟《萌芽》一样?”
“对,《萌芽》是去年换了社长,开始全面的市场化运作。”李长兴想说的就是这个,“《萌芽》放弃了他们一直合作的国营印刷厂的,导致那家印刷厂已经进入了清算流程。”
“嗯?”周浩然眉梢一挑,“现在?”
李长兴道:“对,《萌芽》是他们最大的客户,很长时间甚至是唯一的客户。可去年《萌芽》市场化之后,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更高的杂志品质,就不跟他们合作了。”
周浩然看他意有所动,很吃惊的说:“你不是想收购国有企业吧?”
“啊?”李长兴微微一怔,“不行吗?”
“不行!”
周浩然绝对不会陷进这个泥潭里。
李长兴道:“很多中小国营企业,都挂牌出售了。这些都是财政的包袱啊,为了甩掉包袱,很多地方都给出了极优越的条件。”
周浩然瞥他一眼,“你不怕秋后算账?”
“不会吧?”
李长兴面色微变。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周浩然指了指他,又指了指自己,“你不会真以为,咱们这样的人,属于‘一部分人’吧?人家的产业,让他们自己去瓜分。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市场里刨食,慢慢积累吧!”
李长兴道:“咱们现在产能不够啊,熟练的装订工人,都在国营厂里啊。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