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卖儿卖女的下场。
因此,对于新作物,老百姓一开始往往会非常抵触。
直到……
看到邻居因为种植了新作物,丰收了,发家了,才会有改种的动力。
方恒献上圣皇稻,就是打算借鸡生蛋。
借助朝廷,推广圣皇稻。
随着圣皇稻的推广,他会源源不断地得到气运。
至于封郡王,则是分到了更多的蛋糕。
有王爵的皇子,和没王爵的皇子,可不是同一个概念。
今日圣皇稻出世,获益最大的当属方恒。
其次,便是农部尚书刘嵩。
至少,刘嵩,自认为如此。
刘嵩上前一步,拱了拱手,对元初帝说道。
“启禀陛下,推广圣皇稻,刻不容缓。”
“臣自荐领命,下地方,推广圣皇稻。”
“大乾七十二郡,但凡有一郡没有种植圣皇稻,老臣便不回中枢。”
刘嵩自告奋勇的时候,心神激荡,难以遏制。
推广圣皇稻,这可是功在千秋,名垂青史的机会。
在中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哪里比得上下地方去推广圣皇稻?
对于刘嵩来说,此时他是一刻都不想在玉京城停留。
很不利插上翅膀,立刻飞到地方去。
在他看来,推广圣皇稻的人选,非自己莫属。
推广圣皇稻,本就是农部的事务。
自己这个农部尚书,再合适不过了。
总不能,由左相去推广吧。
若是左相要抢走推广圣皇稻的机会,那左相一党的小弟,可要寒心了。
推广圣皇稻,舍我其谁?
户部尚书严子骞也有些心动。
这明摆着要名留青史的机会,他也眼馋。
看向右相,只见右相隐晦地摇了摇头。
潜台词就是。
争不过的!
左相势大。
推广圣皇稻又是农部的事务。
怎么争?
天时地利,都在农部尚书身上。
元初帝眸子微动,眼神闪烁两下,淡淡地说。
“推广圣皇稻,事关国运。”
“诸位爱卿,上个陈条吧。”
元初帝看似轻飘飘的话,却宛如一双无形的巨手,在众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上陈条?
看似只是让朝廷重臣,商议一下,到底要选谁去推广圣皇稻。
但在场的都是千年狐狸精,哪里不知道元初帝的弦外之音。
明明农部尚书就是最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