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数宣泄了出来。
听得顾雍这番愤怨陈词,陆逊松了口气。
应该说是当日与孙权起冲突时,他便已对孙权心寒,萌生了与孙权切割,归顺刘备的念头。
朱桓的这道来信,则是促成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只是手中这六千山越兵,并非他一人说了算,还必须得说服了顾雍才行。
这便是他今日请顾雍前来的目的。
看顾雍这番表态,显然是本就有了背弃孙权之心,那还用得着自己再多劝么?
当下陆逊便一拱手,正色道:
“实不瞒顾兄,逊早有归顺玄德公之心,只是担心得不到顾兄支持。”
“既然顾兄也有此心,可愿随逊归顺玄德公,为我们几姓谋一个出路?”
顾雍亦是一拱手,郑重其是道:
“伯言既然已下定决心,我顾雍自当追随!”
两个相视一笑。
弃孙归刘之计,就此敲定。
接下来,就是怎么个归顺法。
“我们手握六千兵马,吴县又在我们手中,伯言,你是否打算发动兵变,突袭城南水营,一举将孙权擒获,做为归降玄德公之礼?”
顾雍抬手遥指城南方向,眉宇间透出一丝冷绝。
陆逊却摇了摇头,说道:
“孙权与我们好歹主臣一场,我不太想把事情做的太绝。”
“再者他将吴县交由我们镇守,他却移师城南水营,分明是对我们有所提防,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料他随时会乘船渡江,逃往会稽郡。”
“与其如此,倒不如等到玄德公大军前来,我们临阵献城归降,交由玄德公来收拾他便是。”
顾雍想想也对,便点头称是。
两人商议已定,入夜时分,顾雍便趁夜出城,带着归降的诚意,星夜兼程北上去面见刘备。
…
吴县以北三十里,御亭。
具区泽(今太湖)东岸,近五万余刘军士卒沿湖岸扎营,以方便就近汲水。
中军大帐内。
顾雍已面见了刘备,献上了陆逊的亲笔书信,表明了他们诸豪姓归顺的诚意。
“陆伯言这一次的归降,应该不会有假了吧。”
刘备端详着手中书信,心中虽有欣喜,却并未轻信,仍存在警惕。
陆逊顾雍等手握六千余山越兵,乃是孙权所剩一万兵马中的精华所在。
这支兵马若是倒戈,等同于江东最后的抵抗力量,就此土崩瓦解。
荡灭孙权,可以说是摧枯拉朽。
吴郡会稽郡,不出十日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