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趁吾大军班师之际,对寿春方面有所动作?”
喜酒喝过,刘备顺道便征询起萧和意见。
萧和思绪一转,嘴角上扬,冷笑道:
“大将军,曹操派荀彧南下,不是要对我寿春用兵,是要除掉荀彧,想要他死呢!”
刘备脸色骤然一变。
“近来北方不断有情报传来,说是董昭,王朗等朝臣,以及各州刺史,皆在上表许都那伪帝,请其加封曹操为国公。”
“这些自然是受了曹操授意,为其建国封公造势。”
“当年王莽以外姓身份,进封安汉公,如今曹操又以外姓身份,想进位为公,这分明是昭示天下,他意欲篡汉自立。”
“荀彧此人虽与大将军为敌,但在拥汉这件事上却有一致的立场。”
“而以荀彧的地位名望,曹操若不除掉荀彧,又如何能顺利建国封公?”
“故和料想,曹操此番从荀彧从许昌调离,就是为了除之而后快!”
萧和不紧不慢一番推演,将曹操意图戳破。
刘备恍然省悟,却依旧难以置信道:
“就算荀彧挡了曹贼篡逆的路,可他毕竟曾为曹操谋主,当年若非荀彧,他早就失了兖州。”
“荀彧这样的功臣,曹操当真下得去毒手?”
刘备无法理解曹操的脑回路。
毕竟以他的心胸气量,一辈子杀的臣子,可能还不及曹操一个零头。
而那些有功之臣,他更是一个都不曾杀过。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曹操是怎样的冷血无情,才能对荀彧这样共过患难的大功臣下杀手。
哪怕这个人反对你篡汉,大不了贬弃不用就是了。
萧和却不以为怪,只感叹道:
“所以说,大将军是大将军,曹操是曹操。”
“曹操那是什么人,那可是宁叫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啊。”
刘备心头一震,若有所悟。
沉默片刻后,一脸惋惜道:
“荀文若乃王佐之士,才德兼备,又是曹营中难得的拥汉之人,若果真为曹贼所害,当真是可惜。”
萧和看出来了,刘备是欣赏荀彧,有引为己用的意思。
荀彧能不能为老刘所用不好说,不过就凭其拥汉的立场,以及其荀氏一族和颍川士族的背景,若是能不死的话,对老刘来说总归是利大于弊。
将来老刘北伐中原时,说不准就能派上用场。
权衡片刻,萧和嘴角微扬,笑道:
“大将军言之有理,这荀彧若是为曹贼所害,确实可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