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放心吧,新来的知府应该不坏,他不仅长得英俊风流,而且心地也很善良,不会对百姓干缺德事的。尤其是……他长得真的很英俊!”
人们又纷纷望向他,不由皱起了眉。
“你这黄口小儿,哪儿都显着你了?你见过赵郡公吗,就这么红口白牙胡说八道。”
赵孝骞认真地道:“我见过,真的。不然我哪来的底气评价他‘英俊风流’?”
人们纷纷嗤之以鼻。
赵孝骞身旁的姐妹俩却一左一右搂住他的胳膊,咯咯直笑。
“说真话他们却都不信,这群人没救了。”赵孝骞无奈地朝姐妹俩苦笑。
源氏凑在他耳边轻声道:“郡公大人英俊风流,我们姐妹是一定信的,别人信不信有什么打紧,每晚承受郡公大人恩泽的又不是他们。”
赵孝骞不由心旌一荡:“大白天不要胡说,成年了吗就敢随便开车……”
这时街道的尽头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欢呼声。
赵孝骞和人群不由一愣,不自禁地朝街道尽头望去。
一群百姓正大声欢呼雀跃,每个人脸上洋溢地狂喜的笑容,更有人发泄似的仰头长啸,有的人在笑,有的人在哭,原本不太热闹的大街,此时却已人潮涌动。
众人正在惊愕之时,却见一名百姓发狂似的奔来,一边跑一边兴奋大呼。
“知府请旨,官家应允,真定府辖下九县农商免赋三年!哈哈,免赋三年!”
赵孝骞周围的百姓愣了一会儿,顿时也变得欣喜若狂,也跟别人一样大声欢呼起来。
朝廷的一道政策,或许在公文上不过是短短两句话,他们永远不知道,这两句话对普通百姓的命运影响有多么深远重大。
刚才被老人一番提醒的人群,此时欣喜过后,纷纷望向那位老人。
一名闲汉笑嘻嘻地道:“老人家,这次您怕是看走眼了,听清了吗?知府亲自向官家请旨,免咱们三年赋税,这个官儿,是好官儿!”
方才一脸悲观的老人,此时脸上的皱纹也绽开了,露出了欣悦的笑意。
“哈哈,是老朽走眼了,这样的走眼,老朽巴不得多来几次,这位赵郡公,果真不是凡人。”
身后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传来。
赵信出现在赵孝骞身后,抱拳恭敬地道:“禀郡公,辽国有军情至,请郡公速回府衙。”
赵孝骞神情一紧,顾不得说什么,带着姐妹俩转身就走。
赵孝骞离开后,刚才还在欣喜的人群突然一静,面面相觑后,老人终于反应过来,重重地一拍大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