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
耶律洪基又道:“耶律淳此人,可用,但不可长用。在你即位之前,需要他辅佐,制衡宗亲,但在你即位之后,寻个由头马上杀了他!”
耶律延禧一惊,脸色又变得苍白起来。
耶律洪基眼中露出杀机,缓缓道:“你被俘一事,靠他营救才脱困,但他,也是知情者,留他必成祸患,明白朕的意思吗?”
耶律延禧点头:“孙儿明白,谨记于心。”
看着耶律延禧那一脸不争气的模样,耶律洪基又想起他被俘的丑闻,刚刚平复下来的心情顿时又怒火万丈。
啪的一记耳光扇过去,耶律洪基冷冷道:“滚!”
…………
真定城。
苏轼终于要告辞回京了。
这几日在赵孝骞府上蹭吃蹭喝,苏轼简直如同生活在天堂一般,主要是各种吃。
赵孝骞烹饪的手法令苏轼大开眼界,这几日着实吃了不少新奇的东西,煎炸炒炖各种风味,苏轼人都胖了三斤。
真定城门外,赵孝骞与苏轼依依惜别,二人脸上都露出不舍之色。
“贤弟为国戍边,辛苦劳顿,今日一别,你我不知何日再见……”苏轼黯然道。
赵孝骞喜欢相逢,不喜欢离别,这种场面总叫人心里发堵。
“子瞻先生,我的父母妻妾皆在汴京,用不了多久我会回汴京的,报效家国总要有个限度,你不能指望我为了家国社稷连父母都不要了吧,放心,你我很快会再见的。”
苏轼仍黯然道:“你回汴京,老夫却不知放任何地为官……”
“不出意外的话,你应该会留在汴京,我给官家送了奏疏,上面说的可都是你的好话,回汴京后只要你自己不作死,不掺和新旧党之争,应该没人会针对你。”
抬头看了看天色,赵孝骞道:“天色不早,子瞻先生再不上路,今日又要多留一晚了……”
苏轼点头,抬脚就往城门内走去:“老夫勉为其难,多留一晚便是,……今晚吃什么?”
赵孝骞眼皮一跳,一把拽住苏轼:“你……还是走吧,我快养不起你了。”
有时候对这种吃货老登,赵孝骞都感到很无力。
苏轼的嘴比他还刁钻,不仅挑食,而且专挑贵的食材,稍微便宜点的他还看不上。
赖在真定城这几日,苏轼迟迟不肯上路回京,原因竟是在等龙卫营将士猎熊掌。
而龙卫营将士果然也没让他失望,……确实没猎到。
无奈之下,苏轼才不得不启程。
看看,这是大文豪干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