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骞的指挥,拒马河南岸的龙卫营仍是一头噬人的猛虎,绝对不能轻易招惹。
远在上京的辽国君臣犯下的最大错误就在于,他们过于关注赵孝骞这个人的影响力,却忽视了宋军整体的战斗力。
他们以为赵孝骞不在,龙卫营就是一盘散沙,至不济辽军三路进攻,也能逼使龙卫营不得不分兵驰援,从而削弱龙卫营的战力。
因为大宋除了龙卫营,别的军队根本没装备火器,只要能削弱龙卫营的战力,哪怕付出极大的代价。
解决了龙卫营这个麻烦,大宋在辽国眼里,依旧是一个没穿衣裳的大姑娘,辽国依旧可以对这个大姑娘为所欲为。
只有耶律淳知道,耶律洪基犯下了巨大的错误。
龙卫营的战力若真如辽国君臣猜想的那么简单,耶律淳怎会接连两次大败?真当他这位辽国名将是猪脑子吗?
意识到耶律洪基犯下大错的耶律淳,在接到圣旨后不由心急如焚,急忙上疏陈言宋军战力之可怕,并且详细禀明了宋军火器的厉害,以及对宋廷朝堂,赵孝骞其人,宋军龙卫营的战力等等各种深刻分析。
奏疏飞马送到了上京,然而,耶律淳并没有等到耶律洪基的悬崖勒马,反而是对他的一顿训斥。
耶律洪基决定的事情,绝对不会轻易回头,而且他对龙卫营依然保持着固执的印象,认为只要龙卫营分兵驰援东西两路,辽军就一定能歼灭龙卫营,哪怕因此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也是值得的。
这支该死的火器军队只要能歼灭,辽军就能一举扭转战略劣势,从而继续对宋国形成军事压制,保住辽国的强势地位。
被耶律洪基训得灰头土脸的耶律淳,仍然心急如焚,不死心地继续上疏劝谏,请耶律洪基收回成命,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奏疏送往上京,耶律洪基还没回信,昨日便听斥候来报,宋军至矣。
耶律淳顿时感到透心凉,脑海里当即闪过一个念头。
有内鬼,停止交易!
耶律淳无法不冒出这个念头,因为宋军的反应实在太快了,根本不合常理。
四万辽军前日才在析津府完成集结,昨日宋军便已到了析津府五十里外,这要说没有内鬼通风报信,耶律淳情愿抠下自己的眼珠子给别人当泡儿踩。
耶律淳惶恐不安,他发现自己已站在悬崖边,一步踏空便是万劫不复。
武器不如人家,情报不如人家,居然还出现了内鬼,这仗怎么打?
毁灭吧,累了!
本来析津府的四万辽军,是作为一支伏兵存在的,趁着龙卫营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