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下命令,告诉第一线的将士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叫“乱命”,也就是外行指挥内行,人命关天的战场上,主帅这么干是会出大事的。
所以赵孝骞的指挥风格向来理智沉稳,自己没身处战场的情况下,具体的战术策略问题,他从来不插手,让第一线的将领临机决断。
许将无法理解,在他的观念里,朝廷王师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由主帅或者更高一级的比如兵部,枢密院直接指挥,上面不指挥,下面的将士不能乱动。
可以理解,毕竟大宋立国百年来都是这么干的,朝廷对军队的约束,已经到了非常严苛的地步,大宋军队战力不强,不仅仅是兵员胆魄素质的问题,朝廷对军队的提防和制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许将的质疑,赵孝骞摊了摊手:“种建中和将士们在前线干得挺好的,我需要做什么?除了为他们喝彩,以及准备好功劳簿给他们请功,还能干什么?”
许将皱眉道:“种建中麾下两万龙卫营将士,那可是我大宋最精锐的王师,不夸张的说,这支军队有横扫天下的实力,子安作为主帅,怎可漠不关心?”
赵孝骞苦笑道:“他们干完了活儿,自然就回来了,冲元先生在担心什么?担心种建中不忠不轨,还是担心龙卫营的将士们对朝廷心怀异志?”
许将摇头:“老夫没这个意思,但朝廷是有规矩的……”
话没说完,赵孝骞打断了他:“朝廷的规矩,在战场上不管用,将士们为朝廷征战杀敌,舍生忘死已经很危险很辛苦了。”
“朝廷要做的是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不是让他们在拼命的时候还给他们身上加什么规矩。”
见许将还是一脸质疑,赵孝骞叹道:“打个比方吧,比如说,你还是个孩子,在路上被一个闲汉揍了一拳,这个时候你是果断还手揍回去,还是转身跑回家,去令尊面前告状,说有个人揍我,爹我该怎么办?”
许将不假思索地道:“何以报怨?以直报怨。当然是揍回去再说。”
赵孝骞笑了:“你看,这不很清醒吗?为何眼前的事冲元先生看不明白呢?”
“同样的事,咱们说到宋辽之战上,种建中派人禀报,说与辽军遭遇,双方大战一触即发,这个时候种建中若是选择按兵不动,先向我这个主帅请示要不要打,等拿到我的命令后再开打,你觉得合适吗?”
“种建中对朝廷赤胆忠心,没等到主帅的命令前,坚决不动手,哪怕辽军的刀剑砍在将士们脖子上了,但我就是一腔忠心,朝廷不发令,我就是不动手。”
“最后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