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八九式掷弹筒。
这也意味着,在对轻重机枪阵地进行攻击时,日军的掷弹筒手必须在敌火的攻击下前进至掷弹筒的有效射程内才能开火攻击,而六十毫米迫击炮却可以凭借较远的射程进行远距离的攻击,对于炮手的安全性有着较大的保证。
六十毫米迫击炮弹的威力也较大,相比较于掷弹筒所射击的掷榴弹比之手榴弹略强的威力,六十毫米迫击炮弹的装药量要高出不少,具备一定的对轻防护工事的破坏杀伤能力。
当然,这种迫击炮最为吸引何炜以及一众军官们的还是其射击方式与射击瞄准工具与射击精度,其射击方式和射击瞄准工具靠的是迫击炮的脚架,方向机高低机与射击表和专用的瞄准具。
火炮在射击时的射程控制和瞄准都可以靠这些专门的机械来操作控制,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量化,如此带来的好处,自然就是训练上的简便。
反观日军的掷弹筒,自身并没有配备脚架,也就是说没有射击时的依托,也没有专门的高低机和方向机,在射击时能不能打中全靠射手的经验和训练水平,掷弹筒的射程调整依靠的是靠调节杆改变膛压来控制射程远近。
而迫击炮的射击原理则是在炮弹尾部中心处安装底火,底火周围缠有发射药包。炮弹入炮膛后底火与击针相撞点燃发射药,发射药燃气推动炮弹飞离炮管,炮手对于射程远近的控制主要依靠迫击炮弹药包放置数量的多少和炮身的俯仰角度。
而六十毫米迫击炮的不同射程所需的射击表在火炮出厂前都已经由厂方编订完成,这也意味着,炮手在平时训练时即可按照固定的操作模式和固定参数来掌握射击技术,比掷弹筒对射击和战斗经验的固定以来要好的多的多。 而这种武器用来填补中国军队的连排级别曲射火力空白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这种六十毫米级别的迫击炮,作为连排一级的曲射支援火器其生命力是十分强大的,即便是在后世,许多国家的军队也都装备着工艺更为先进的六十毫米级别的迫击炮充作连排支援火力。
一些装备比较落后国家的军队,甚至还在装备二战时期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因此,这种轻型六十毫米迫击炮可谓是在武器装备史上几度沉浮且经久不衰了。
在试射过后,军官们纷纷对这种新式的迫击炮交口称赞,而何炜对此也十分满意,因此,便也结束了现场试射验货的流程,很痛快的决定采购这批mg34和布朗德六十毫米迫击炮。
当然了,为了更好的武装自己的陆军突击总队,除却这些精良的杀人武器外,何炜还需要采购许多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