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参谋主任王元灵
听到王元灵说有意将黄埔十二期的学生转到陆军突击总队这里来,何炜顿时眼前一亮,这黄埔十二期的学生,就基本素质而言,的确是军官的好苗子。
黄埔军校虽然早已经名扬天下,但这所军校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型军事院校,培养了一代拥有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的人才。
从军事训练角度考察,那时黄埔军校的教学计划更多的还是政治思想教育,最重视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由于大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专注于军事训练,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革命形势和战争发展需要而定,所以黄埔一期到黄埔七期的教育时间并不长,故而学生的基本军事素质也教学质量也十分堪忧。
而黄埔8期到黄埔12期(最早1928年入学,最晚1938年毕业),由于局势相对稳定,当局注意抓军队现代化、正规化教育,学生的学习相对正规和系统,且又赶上国军大搞德式化,又招揽了大批的德国教官在军校中担任顾问。
所以,这几期学生能够坚持高质量的三年教学,何炜所在的黄埔十一期与王元灵手上这批黄埔十二期都是在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中学习毕业,整体军事素质可以说是相当扎实。
而且这几期黄埔学生在招考时的要求也较高,全部都有初中以上学历,高中学历者也占了超过半数,甚至不乏具备大学学历者,文化底子非常不错。
“如果王主任能将这批学生转入到我陆军突击总队可再好不过,现在我部正是缺人之时,只要王主任同意,来多少我要多少,若是事情能成,我一定重谢王主任。。”
何炜兴奋的说道。
王元灵点点头:“这三十多名学生的素质在同期中都是靠前拔尖的,否则也不会被选中留在武汉分校,按照原计划,这些学生是要担任接下来新招考黄埔生的班长和区队长,奈何武汉分校被裁撤,学校的教职人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向湘省黄埔二分校开进,与其留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混着,不如任其去第一线作战部队一展胸中所学。”
有道是,一等人当主官,二等人当参谋,三等人当教官,何炜对此亦深有体会。
“这个好,这个好。”
何炜随即又想到,这军校毕业生的事情现在看来是基本解决了,那既然这王主任有着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主任的职务之便,那自己所需要的参谋人才是不是也可以托请他代寻一二?
“请王主任放心,我自己就是黄埔十一期的毕业生,断不会亏待了这批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