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的人员赶赴陆军突击总队报到。
于是,王元灵和一干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的人员来陆军突击总队任职一事,就这样敲定了下来。
此时,王元灵带来的人已经在突击总队的营区门口开始了整队报数,几十名官兵在一名上尉军官的指挥下,排成了几列整齐的横队。
队列的标准,口令的操喊和官兵的精气神在何炜看来都是相当不错的,显然这些官兵虽然来自后方的军校机关,但并没有那种养尊处优的后方老爷兵习气,动作,精神,都透着严肃和紧张,可见王元灵带来的这批人至少不是什么草包。
何炜也因此在心中给王元灵加了几分,既然带来的都不是草包,说明这王元灵也很有些识人之能。 王元灵笑了笑,说道:“这次我带来的,计有黄埔十二期毕业生三十四名,原武汉分校的战术教官五名,另有一个班的士兵,花名册在此。”
言毕,王元灵即从怀中拿出了一个花名册递给何炜,何炜接过后,看着那群已经在营区门口肃然而立的官兵们问道:“那些少尉应该是黄埔十二期的毕业生吧?至于那几个中尉和上尉,应该是原武汉分校的教职人员?”
王元灵点点头,说道:“不错,那些少尉正是黄埔十二期的毕业生,他们今年一月份毕业后即分发到武汉分校服务,全部以少尉任官,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学生差不多各占三分之一,素质都很不错。”
看着那些黄埔十二期学生略显稚嫩的面孔,何炜忽然想起,这黄埔十二期其实也不一般,虽然不比黄埔前几期那样将星璀璨,但也出了些有名有号的人物。
黄埔十二期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某一个姓郝的江苏盐城籍炮兵科学生,此君后来担任过国军的陆军总司令和任期时间最长的参谋总长,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何炜突然有些恶趣味的想到,这位仁兄会不会就在自己眼前的这群少尉之中,于是,他翻开花名册,开始逐个扫视着这批军校毕业生的姓名。
可惜,看了一圈,何炜并没有找到有姓郝的,只得把自己的恶趣味收起。
“这些学生的素质的确不错,军人嘛,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就能看出素质,那几个教官也不错,王主任不如说说这些教官是什么来路?有何专精特长?”
提到那几名教官,王元灵立刻来了精神,此前与何炜协商时,他可是向何炜拍着胸脯保证带来的教职人员绝不拉胯,遂立刻介绍道:“那五个上尉中尉全都是武汉分校的战术教官,但他们可不仅仅是教官,何总队长你也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