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短的时间内作为典型被国府的宣传机器大加宣传,并随着消息的扩散迅速的发酵开来,成为了当前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对此,何炜虽然有所意外,但多少有些心理准备,可报纸上登载的内容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他手中的这份中央日报上,这场被官方冠以“阳新大捷”之名的胜利战役的整个战斗决策和指挥过程被用了整整一个半版面来详细描述,而何炜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主角。
报纸上记载的内容,显然是以记者们对何炜的采访口述内容作为依据,大致脉络基本相同,可其中何炜的具体指挥决策细节和具体的战斗经过却完全遭到了魔改,改的完全不像是现代化战争的指挥决策经过,反倒像是古代战争和描写战争的传奇戏剧故事中的桥段,充满了魔幻色彩。
在中央日报登载的战斗过程记载中,突击总队和波田支队之间的对决对弈被记者们的春秋笔法幻化成了类似回合制的对决,而何炜在报纸撰文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本不像是一名现代军队的指挥官,俨然是一名古代大将。
而参谋主任王元灵,以及突击总队的几个营长和一部分连排长也在报纸撰文中有所出场,这些人在撰文中也完全不像是现代军队的军官,而像是何炜这名古代大将手下的部将,反正是看的何炜也不知说什么好。
只能说,那些来突击总队实地采访的记者们的想象力和笔杆子实在是厉害。连中央日报都这样,其他的报纸也是大同小异,对于战斗过程的记载都是在何炜的口述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和改编,甚至还有几份报纸专门给这场大捷,以及何炜本人编排了戏码。
在战绩方面,这些对于战斗过程描述样百出的报纸的记载口径却是出奇的统一,将阳新大捷的歼敌数定为了两万四千余人。
同时,为了和两万四千多人的歼敌数字对上,各家报纸也统一宣称“此役,我军突击总队歼灭日军加强之波田旅团全部。”
何炜估计,这个统一的歼敌数字和一个加强旅团的被歼日军建制应该是国府高层对各家报纸和各种宣传机器关于此次阳新大捷战绩战果的统一要求。
而作为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官报中央日报,则以特大号字体为阳新大捷的性质定下了基调-“挽战局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
短短的十二个字,便将突击总队打出的此次大捷的意义,上升到了成功挽回战局,以一场痛快的歼灭战屏护了武汉的高度,甚至赋予了这场大捷以战略高度上的重大意义,可见国府高层对此次大捷的重视。
总之,阳新大捷势必在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