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朝堂最初的设想是好的,但如今大多都已经变样了。
乌桓营早就名存实亡,而渔阳营更是随着张纯一同叛乱。
毕竟驻扎地方多年,很难不被地方势力所侵染。
至于扶黎营就更惨了,由于张纯预谋已久,并且深知朝堂要害,故此在起兵之初他便令万余乌桓骑兵奔袭扶黎营,拔掉了幽州的这个朝堂爪牙。
至于寇略辽东,杀辽东太守等人,不过是乌桓人顺便劫掠一把罢了。
而在了解了缘由之后,太史慈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不过念及严朗乃是扶黎营老人,父辈便在辽东属国生活,太史慈略做沉吟便开口道:“既如此,某便向朝堂表举足下为辽东属国长史,切莫忘此大仇!”
然而让太史慈没有想到的是,严朗竟然摇头拒绝了。
只见此人面容悲戚的长拜在地道:“吾乃庸人,实不敢当此大任。”
严朗倒不是怕死,而是怕因为自己的无能导致无法报仇。
故此他不待太史慈追问便眼神坚定道:“吾知一人,定能助都尉一臂之力!”
闻听此言,倒是让太史慈有些好奇。
送上门的辽东属国长史不要,宁愿让给别人,看来此人确实非同凡响。
于是太史慈当即好奇道:“何人?”
“辽东豪侠——阎柔!”
只见严朗一脸认真的介绍道:“此人年少时曾先后被乌桓、鲜卑俘虏,故习得一身骑射本领,勇武过人,为乌桓、鲜卑佩服。故此人后虽借机逃离,但乌桓各部却始终未曾追杀,反而敬重如故。”
实际上阎柔与年轻时的董卓类似,都是以勇武闻名。
董卓与凉州诸羌首领颇有交情,阎柔也在乌桓、鲜卑中有熟人。
久而久之,阎柔便成为了这一带的游侠头目,庇护了不少汉人。
当然,大局如此,面对乌桓叛乱这种大事儿他也做不了什么。
不过太史慈听罢严朗的介绍,顿时面色一正。
因为对于眼前的乱局来说,阎柔还真能派上大用场。
念及此处,太史慈当即伏案写起信来。
没办法,以他现在的权力举荐严朗还好说,他毕竟是属国军吏。
但如果想要破格征辟阎柔这样的边郡豪侠,那么就不是他能做到的了。
别看天子刘宏任命张燕这个黑山贼酋为平难中郎将,就以为当官轻松。
实际上没有门路,白身想要当官已经比登天还难。
不过写着写着,太史慈忽然又有了主意,索性请求魏哲调一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