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郡频频出现这种问题后,国渊便敏锐的意识到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
入夜,华灯初上。
当得知华歆前来拜访,国渊连忙出门相迎。
同在青州,两人过去虽交情泛泛,但多少也算是旧相识了。
于是一番热情寒暄之后,国渊便令仆役重开一席招待华歆。
而趁着仆人置办酒宴的功夫,两人则在亭间随意坐下对弈起来。
国渊执白,华歆执黑。
“子鱼好魄力呀!”只见国渊一边落子一边轻笑道:“听说连大将军府的征辟你都拒绝了?”
所谓征辟,其实就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
在当下的大汉,官方征辟其实也是分等级的。
除了天子亲自下令公车征聘之外,就要属公府、州郡辟除最高了。
所以当下在形容某位名士如何有名望时,常常会说三征七辟皆不就。
有时候越是拒绝征召,受征者的名望就会越显赫。
当然,这种欲拒还迎的手法大多会用在州郡征辟上面。
真要遇到三公征辟,或者是天子公车特征,大部分名士都不会拒绝。
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这次拒绝了,下次还会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毕竟以往就有不少把欲拒还迎玩儿砸了的案例!
而在这些官方征召中,大将军府的征辟便是仅次于天子公车征聘的。
比如在党锢解禁之后,大将军何进便征辟荀爽、王允为从事中郎;蒯越为东曹掾;伍孚为东曹属;后更是陆陆续续征辟孔融、王朗、袁绍、刘表、王匡、边让、许攸等人为府掾,前前后后共征辟海内名士二十余人。
即便这不过是些秩比三百石的官职,但袁绍等人却依旧选择接受。
这次也不知道是谁人推荐,何进竟然忽然想征辟华歆为尚书郎。
当征辟公文送到辽东郡学的时候,不少士子都一脸羡慕的望向华歆。
不过让他们惊讶的是,华歆竟然拒绝了何进的征辟。
当时他给出的理由是已经接受魏哲的辟除,担任镇东将军幕府司马,故此只能多谢大将军的错爱。
而见他这么一说,大将军府使者虽然遗憾但也没多说什么便离开了。
毕竟若华歆前脚接受魏哲的征辟,后脚便转投大将军门下,他反而会看不起华歆。
然而大将军府的人远道而来不知内情,但国渊心里却清楚。
实际上这次是大将军府的征辟在前,君侯的征辟在后。
君侯这次有意给华歆选择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