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他已命令士卒押送陛下车架离去,如今当到了长安。”
戏志才倒不是感慨于小皇帝的遭遇,而是替洛阳周边百万生民可惜。
“据子良所言,董贼命麾下步骑以刀剑相迫,强逼洛阳城以及周边百姓一并迁徙,然却只顾催逼丝毫不做准备,期间被踩踏而死、劫掠而死,乃至于饥饿而死的比比皆是,以至于积尸盈路,尸骸遍野!”
闻听此言,魏哲顿时一片默然。
乱世人命不如狗,这句话当真是血一般的真理!
若他现在有十万甲士,魏哲绝对不会等到此时再出兵。
若是如此,这些百姓或许就能得救了。
想到这里,魏哲心底难免生起些许愧疚之意。
不过很快魏哲便压下了无关心绪,开始将全部精力放在战事上。
随着魏军进入河南尹地界,原武县便成为挡在大军前面的第一座城池。
当然,洛阳四通八达,原武县的地势并不像虎牢关一般险要。
所以魏哲若是想要像曹操一样绕开,直取洛阳,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魏哲却选择停下,并且率大军围城,砍伐树木做攻城之势。
……
原武城上,看着城下的魏军,原武令杨原顿时脸色惨白。
“这……这该如何是好?”
杨原本就不是什么豪杰之辈,能做到这个位置也是家族荫庇。
汝南袁氏在洛阳呼风唤雨的时候,他不敢有丝毫违逆。
董卓掌握洛阳朝廷发号施令时,他也唯唯诺诺。
简单来说,他就是汉末官场的一个混子,随波逐流而已。
可是杨原没想到魏哲竟然盯上了他这个小人物,这顿时让他坐立难安!
“魏公威……不,左将军是不是有所误会?”
只见杨原一脸焦急的与左右言道:“往日我并无得罪之处呀?”
说罢,杨原慌乱之下竟然准备弃城而走。
见此情形,原武县主簿任峻当即愤然作色道:“当此之时,县君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兵临城下,县君当做个选择了?从董耶?从义耶?”
实际上早在魏哲来攻之前任峻就曾劝原武令举兵与关东义军应和。
只是杨原怯弱,畏惧董卓威势,方才迟迟不能绝也。
然而此刻魏军兵临城下却给了任峻机会,只见他一脸诚恳的劝说道:“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司隶境内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以此城附之,左将军必然会对县君以礼相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