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在许都续补《汉记》之时,蔡邕等人的原稿已经无法补齐。
若非如此,恐怕此书能为历代史书之最。
即便如此《东观汉记》也极为世人看重,与《史记》《汉书》并称为“三史”。比如后来的《后汉书》《续汉书》无不取材东观,甚至有“后汉纪传,发源东观”的说法。
后世历代王朝修史耗时能与《东观汉记》媲美的也只有《明史》了。
毕竟满清编撰《明史》也了将近百年,后世史家更是评价颇高。
但《明史》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真实性”。
要知道历朝修史都会将原始史料保持,以供后世子孙研究。
但满清修完《明史》之后却干了一件极为恶劣的事情。
那就是乾隆将三千多万份明朝官方档案烧得只剩下三千多份。
也就是说《明史》来了个“毁尸灭迹”,后世人只能信《明史》了!
所以没有原始史料验证的《明史》,缺少史书最基本的可信!
并且最有意思的是《明史》一共有四个版本:
313卷的万氏《明史稿》;
416卷的万氏《明史稿》;
310卷的王氏《明史稿》;
336卷的武英殿《明史稿》;
这么多版本的前后时间相差极大不说,明朝皇帝也变得越来越昏庸。
其中缘由,着实令人深思。
与之相比,朱元璋要求编修的《元史》虽然前后只用了331天,并且因为草率粗糙被后世文人喷的一塌糊涂,但由于编撰的过于草率,反而导致很多前朝的原始资料都保存了下来,没有删改烧毁。
作为史书而言《元史》或许质量最差,但作为研究元代历史的史料来看,《元史》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价值更高。
也正是因为《明史》的原始资料被毁,史料被篡改等原因,导致后世章太炎等人都感慨“根本无法再修明史”!
即便明朝比元朝更近,但因满清修的《明史》,反而更令人看不清明朝。
华夏修史的优良传统,在满清一朝可以说直接毁于一旦。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情况也不奇怪。
通古斯野猪皮再怎么进化也终究是野人,无法理解蔡邕这类人的坚持。
当魏哲表示蔡邕可以去辽东当个“守藏室吏”,一边整理诸多洛阳藏书,一边修史的时候,蔡邕立刻双眼放光的答应下来了。
不得不说,王允这厮真是作孽。
这就是一个心思简单的小老头,你杀他作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