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之后,刘备便时不时的劝谏公孙瓒亦出兵讨董。
有魏哲的先例在前,刘备相信在公孙瓒的率领下他们定然也能收复长安。
可是刘备说了几次,但公孙瓒却始终没有表态。
说他没有动心吧,也不全是,至少刘备的建议他还是有点心动的。
公孙瓒也想像魏哲这样名动天下,声震九州。
先前他对局势判断失误,但未尝没有挽回的机会。
然而真要让公孙瓒离开幽州赶赴洛阳与董军交战,他又下不定决心。
毕竟他自投军以来都是在幽州厮混,所有根基都在幽州。
若是离了此地,那么他便再也没有可能成为幽州牧了!
是的,公孙瓒心中一直抱有这个念想。
即便魏哲当初在辽东屡立功勋,可公孙瓒却始终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在公孙瓒看来魏哲在辽东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
区区东夷小族而已,哪里有鲜卑人、乌桓人凶悍难治。
更何况他自诩占据地利优势,若是真要争夺幽州魏哲未必能抢得过他。
只可惜,那是半年前的想法。
随着魏哲一日破三关、邙山大胜董卓、收复洛阳、修复帝陵的消息传来之后,公孙瓒的信心就一日低过一日。
以前他不知道大势是什么,但最近公孙瓒却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
如今在幽州,魏哲就是大势!
那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好像远在洛阳的魏哲已然成为了幽州的无冕之王。
人心、人望、人愿,好像都在魏哲那边。
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好像都差点意思。
甚至别说其他人了,便是公孙瓒自家都不觉得他有可能压魏哲一头。
他算什么?区区一骑都尉而已,“白马将军”只是叫的好听罢了。
在魏哲的左将军面前,他恐怕也就够资格当一个裨将。
但是……但是他不甘心呐!
即便他什么都明白,可公孙瓒就是不甘心。
这与理智无关,纯属是性格问题。
自幼暴烈猛鸷、刚愎自用的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同样年轻的魏哲踩在脚下。
毕竟论出身,他令支公孙氏世两千石,乃幽州名门。
而魏哲呢?说是玄莬豪强子弟,可在他看来与黔首草芥无异。
这让骄傲到自负的公孙瓒怎么甘心俯首称臣?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公孙瓒才迟迟不愿意见刘备。
……
次日,刘备本想再次去帅帐碰碰运气。
但还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