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颍川阳翟人的辛评倒是想推荐自家弟弟辛毗,可想了想打消了念头。
没办法,他的弟弟他心里清楚,当个谋士、使者还行,却难当方面之任。
于是在与郭图对视一眼后,辛毗当即默契的附和他的提议。
荀谌闻言虽然面色平淡,但心底却有些可惜。
若不是荀彧前阵子投奔曹操去了,他还真想推荐荀彧上位。
不是他自卖自夸,在荀谌看来无论是并州刺史还是青州刺史荀彧都足以胜任。
但现在没了人选,荀谌也只能选择支持郭图了。
只是颍川士族如此抱团,却引得袁绍麾下一干河北士人不满。
尤其是审配,在他看来郭援不过是中人之才。如果不是出身阳翟郭氏,不是钟繇的外甥,别说担任两千石的太守了,连当个县令都勉强。
或许审配在谋略方面确实胜过郭图等人,但他同样也有着缺陷。
以州郡为国,就是审配的局限性,在这方面他的格局并不大。
他总诟病郭图等颍川士子结党营私,但审配自己又何尝不抱团排外呢。
于是审配当即举荐巨鹿耿苞、河间张郃、甘陵朱灵等人。
逢纪虽为北海人,但向来与审配亲善,与郭图、辛评不和,便也附议。
出身南阳士族的许攸倒是两不相帮,只是笑呵呵的在一旁看他们争论着。
不过许攸是轻松了,但袁绍却头疼了。
在这方面,曹操评价他“好谋无断”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了。
实际上袁绍身边人都知道他有点优柔寡断,但从未点破。
此刻见他老毛病又犯了,许攸这才嘴角微翘的悠然上前。
不得不说,许攸还是有点实力的,至少对袁绍足够了解。
他只说了两个名字,就令袁绍面露欣然之色。
只见袁绍抚须而笑道:“吾有子远,无遗忧矣!”
见袁绍都这么说了,审配郭图等人便知道他已经有了决断,心中虽然有些遗憾,但也只能作罢了。
只是当许攸为自家的一锤定音而矜然自得时,却不知郭图、审配对他都有些不满之意。
……
且不说袁绍幕府内部如何暗流涌动。
次日,随着邺城调令一下,北地局势当即又是一变。
首先袁绍从许攸之言,以高干为并州刺史。
因为陈留高氏乃兖州名门,与河北士人、颍川士族都无瓜葛。
最重要的是高干本人不仅才志弘邈,文武秀出,同时还是袁绍的亲外甥。
可以说许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