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适这句话一说,百官顿时一头黑线,你的意思就是说我大明也紧随其后?崇祯也开始面色再次不善起来。
当然有的御史已经蠢蠢欲动,准备要弹劾李适了。
李适见势不妙,赶紧说道,
“但是我们大明也有和他们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末代皇帝都是昏庸无能,而我们的皇上却是鲜有的明君。”
蠢蠢欲动的御史们顿时闭上了嘴巴,心里大骂李适无耻,居然把这等暴君说成鲜有的明主。
也没有哪个正直的大臣站出来呵斥李适的无耻媚上。
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了,有点抱负的大臣要不战死沙场,要不被下狱,要不被崇祯皇帝的性格搞得从一腔热血到万念俱灰。
而现在剩下的都是些什么人?贪恋权位?碌碌无为?尸位素餐?
这从崇祯十五年到李自成打进北京就可以看出,崇祯十五年以后基本就没有看到大臣们的大动作了,好像知道大明时日无多了。
不过崇祯却对李适的话心里大加赞赏,只恨相逢太晚。
崇祯心里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自己是鲜有的明君,是来拯救大明,中兴大明的,奈何群臣不给力啊。
同时崇祯更加期待李适接下来的话。
而其他大臣心里却开始鄙视李适起来,不过是个谄媚小人,等皇帝看清你,估计就是一刀的事。
李适很满意自己控制了全场进度,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能在大明的朝堂上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天灾人祸不过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三百余年前正是元朝末年,而再往前三百余年正是五代时期,再往前三百年是隋朝末年,再往前三百年是晋朝末年。”
“从这个时间推断,再往上三百年正是前汉末年。”
“大家发现没有,基本三百年是一个轮回,而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都没有超过三百年。”
李适的话说得大家将信将疑,好像是有点道理,但是照这么说我大明命不久矣?
虽然我们大家知道有这个迹象,但是你不能说出来啊。这还能忍,我们不站出来弹劾你几句,怎么体现我们御史的价值。
“臣督察院监察御史吴之芳弹劾翰林院编修李适妄言影射我大明国祚,实乃罪大恶极,应该赶出朝堂,永不录用。”
“臣督察院监察御史刘再民弹劾翰林院编修李适道貌岸然,私藏祸心,应该立即下狱,探查其动机目的。”
瞬间便跳出两个人来,李适心里好笑,这大明的御史就这水平?端起半碗水就跑?
待二人发完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