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便打断争的面红耳赤的两帮人,
“刑部尚书郑三俊纯正清明,资历也够,就由他补上吏部尚书的位置吧。”
“吏部左侍郎蔣士忠补刑部尚书,吏部右侍郎刘先春补左侍郎的位置。”
见双方实在争执不下,而郑三俊的资格确实比二人要高,只得接受皇帝的意见。
还好提名的人都升了一级,可谓皆大欢喜。
本以为这次朝会就这样结束了,没有想到临尾崇祯再次说道,
“兵部右侍郎李适兼任吏部右侍郎。”
当然崇祯只是想好好培养李适一番,让他多一点机会锻炼,也增加一些资历。
但是其他的大臣却忍不了啊,什么都没有干,就凭一张嘴就能升吏部右侍郎。
要知道吏部右侍郎的官职那是甩兵部右侍郎几条街。
本来崇祯朝的兵部官员都是高危职业,让你李适蹦跶一下又何妨。
但是吏部右侍郎就让人眼热了啊,这可是一个肥差啊,本来就看你李适不顺眼,如今你又是升官发财,我就接受不了。
所以知道为什么要和同事搞好关系,不求他能帮你干些什么事,只求关键时候他们不给你拖后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