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大波,但是在京的浙江人那真是喜出望外。纷纷前往李适的府上投递,熊汝霖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递了一份履历。
没有想到这才一天,便收到朝廷的旨意,自己被提拔为户部左侍郎?正七直升正三,连升七级?
熊汝霖的第一感觉不是兴奋,二是胆战心惊,李大人这也太顶风作案了吧。
熊汝霖知道自己一无政绩,二也不是什么出名的人物,李大人看上自己肯定是因为自己是浙江老乡。
想到自己肯定会能成为众矢之的,熊汝霖就忧心不已,这官升得还不如被崇祯皇帝打一顿回老家。
等到去了户部履职,甚至上朝才发现根本没有人理自己。
刘宗周等人现在都忙着和李适扯皮,哪里有空理他这种小人物。更何况还有一个武将转正三品文官的唐永安挡在前面。
百官听说了户部有个左侍郎从正七品的给事中升上来的,大家表示这小子肯定是浙江人,这都是李大人的正常操作。
我们那是既不敢说又不敢闹,只恨自己不是浙江人,只恨自己没有早点投靠李大人。
你看御史刘宣,才几个月就升到了正三品的通政使,御史粱以章也升到了正三品的顺天府尹。
熊汝霖见没有人理自己,这才放下心来,接受这个连升七级的可怕事实。
开局就出场的李适三个同年高尔俨,马鸣禄,董国祥表示眼睛都要哭瞎了。
李大人一个人叱咤风云,肆意朝堂,可还记得我们三个手都要抄断了的同年。
只得可怜巴巴的来找李大人,李适大手一挥,户部的官职你们随便选,咱不差位置。
第239章这朝堂真是太难啦
刚从悲伤中还没有走出来的京师百姓,马上就没有时间悲伤了。
朝廷全额补贴受损的京师百姓,又马上恢复京师里面的工地,不仅是街道,官署,李适的一二三期房地产,甚至还有皇宫都乒乒乓乓的开工了。
京师甚至出现了用工荒,只要你还能动的,都能找到活计,百姓惊呼大明崇祯盛世来临。
朝廷里面的衙门申请的拨款,李适眼睛都不眨的就给同意盖印拨款,李适表示这钱太多了,拿给你们快乐快乐。
百官顿时大喜过望,表示大明中兴在即。
不过这才高兴了几天,达官显贵商人们突然发现,好像自己手里的纸币突然不值钱了。
朝廷颁发了新的政策,那就是不准在私下使用银两,改用纸币。刚开始大家被逼无奈,只能接受,但是还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不敢把步子给拉得太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